单纯依靠低成本的增长型战略是远远不够的。中国企业需要采纳全新的竞争优势开发体系——特别是品牌建设、知识产权和公司治理
低价战略在美国能否奏效?
单纯依靠低成本的增长型战略是远远不够的。中国企业需要采纳全新的竞争优势开发体系——特别是品牌建设、知识产权和公司治理
哪些中国品牌目前在美国有较好的认知度与知名度?
作为一家来自美国的专业服务公司,我们最近在中国经常听到这个问题。中国的产品物美价廉,在美国市场还是比较受欢迎的。但是这些产品品牌若想做到在美国取得更高的知名度,与国际一流品牌持续抗衡,中国的企业家还需不断努力和创新。
一些企业已经在某些细分市场上取得了一定份额和知名度。比如海尔,初来美国时非常弱小,只是一个不知名的冰柜生产厂,但现在,它已经占到全美专门存储葡萄酒的制冷柜市场的60%份额。
然而,还有很多人担心中国企业在品牌和知识产权上没有优势,他们想知道能否继续利用中国制造的成本和价格优势在美国市场打开一片天地?
中国产品的质量一贯公认很好,中国企业应该及时把握这种好机会把品牌打出去。这里我们不得不强调品牌和知识产权的问题。如果两手同时抓,一方面建设品牌,一方面保护知识产权,可以使中国企业在美国及其他市场上昂首阔步。当要卖到其他市场时,要花大力气建设自己的品牌,使之能与好的产品质量结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并巧妙运用,可以为你的品牌增加很多附加价值。而只注重价格而忽视品牌和知识产权,是很难被美国市场所接受的。
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正在努力走向海外市场,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调查,主要是针对中国的CEO们,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的CEO们最关心的也是我们经常提醒中国企业注意的问题—
第一是品牌问题,如何建设自己的品牌;第二是企业治理结构的问题。两年前我们的调查中,被访的中国的CEO们只有四分之一关心这些问题,而在现在的竞争环境之下,至少有四分之三的CEO关注治理结构;三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中国的CEO们希望能学到一些东西让自己和同类的公司区别开来,从公司的治理角度来说更希望在监管层面上做一些努力,在知识产权方面受到严格的保护。
在新的竞争环境中,单纯依靠低成本的增长型战略是远远不够的。中国企业需要开发新的竞争战略。中国企业开始明确透露有关以独特方式应对市场的需求。具体而言,它们需要采纳全新的竞争优势开发体系——特别是品牌建设、知识产权和公司治理等体系。
有迹象表明,国内企业已逐步意识到必须改变业务战略以应对挑战,但是开发新的业务方案和工具,并且了解其中的深层意义,比如说真正的品牌建设与单纯的产品推广之间的差别,以及通过创建利益相关群体开发知识产权的战略方案等等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中国企业在海外立足并取得成功一般取决于三个因素,获取资源、寻求资本和获得新市场。比如中石油与中海油,它们走向国际市场最重要的目的是要获取资源,比如购买一些油田;在资本方面,有很多的中国企业已经在海外上市,获得了资金的支持;市场方面,华为和中兴是好例子,它们通过控制成本和好的质量,向东南亚、中欧、东欧的市场提供低价电信设备,一样能在海外市场上有好的机会。
中国的企业形态很复杂,有中石油、中石化、中国银行等进入500强的大型企业,也有浙江广东等地生气勃勃的中小企业,它们谁更能够适应WTO的世界竞争环境呢?其实,做得好和公司规模没有太大关系,无论大、小公司,如果能有好的核心竞争力,自身的力量是最重要的,首先要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