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接受米塔尔等钢铁厂的观点,对中国征收24%关税以免受中国低价进口产品的威胁

欧盟对中国钢管征反倾销税

来源:《华尔街日报》网站  |  作者:《华尔街日报》John W. Miller  |  阅读:

欧盟贸易官员批准对从中国进口的钢管未雨绸缪地采取惩罚性措施,这个具有开创先例性质的举动表明,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在经济低迷时期愈演愈烈。
 
贸易专家称,欧盟27国贸易官员周二的投票意义重大,因为他们接受了包括全球钢铁产量最大的生产商安赛乐米塔尔(ArcelorMittal)等钢铁厂家的观点,认为有必要征收惩罚性关税以保护他们免受来自中国的低价进口产品的威胁。而此前,投诉者需要证明进口产品已经损害了其业务。
 
此案还关系到钢铁领域最重要的产成品之一无缝钢管。无缝钢管是房屋建筑、油气生产和汽车行业的关键用材。据欧盟知情官员称,投票已经结束,不过他们没有透露最终的投票结果。
 
欧盟官员称,预计惩罚性关税的税率为17.7%到39.2%,将从10月份生效,并持续5年时间。最高达24.2%的临时关税已从4月份开始实施。
 
中国官员称,他们准备向世界贸易组织(WTO)起诉欧盟和美国征收钢铁关税的举措。中国商务部周一发表声明称,它严重关切美国和欧盟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关税。
 
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Hengyang Valin Steel Tube Co.)的经理谭玲(音)说,如果他们征收惩罚性关税,这意味着我们将失去欧盟市场。华菱钢管向欧盟出口钢铁产品。谭玲说,目前欧盟占该公司销售额的5%至10%。她已经多次前往布鲁塞尔向欧盟官员解释。她说,该公司将努力从向中东和非洲的出口的中获得补偿。
 
中国钢铁的欧洲消费者也对新关税感到不满。荷兰公司Jan van Meever BV的首席执行长范米沃(Jan van Meever)说,由于市场受到保护,消费者不得不花更多的钱了。这些天来就是这种情况。Jan van Meever从中国进口钢管,然后转售到欧洲。
 
从中国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产品就大量涌入欧盟。中国对欧盟的总交货量2008年为3,570亿美元,而2000年时仅为670亿美元。
 
欧盟的钢铁业年业务规模达2,500亿美元,有42万名从业人员。由于欧洲劳动力成本和环保成本高昂,这一行业无力应对进口产品的冲击。代表欧洲钢铁公司的游说组织欧洲钢铁工业联盟(Eurofer)一直在积极活动希望提高关税。
 
美国钢铁行业也一直在努力要求政府提供更多保护,减少中国进口产品带来的冲击。
 
中国只是最近才打入欧洲无缝钢管市场。2005年,中国对欧盟的出口量仅为35,000吨,但去年猛增到了552,368吨。在来自中国的进口飙升的同时,欧盟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钢管进口在不断减少,主要是因为2006年欧盟对来自这些国家的钢管进口实施了反倾销关税。
 
但在这些年间,全球经济正在迅猛增长。2007年和2008年,德国的出口行业一直开足马力地生产,轻松消化了来自中国的额外进口。当欧洲钢铁公司于2008年5月提出申诉时,这种情况使得它们难以证明自己遭受了中国进口产品的损害。
 
当一种进口产品为了提高市场份额,而在某一海外市场以成本价或低于成本价销售,则被认定为倾销。根据WTO的规定,进口国家可以征收反倾销关税予以报复。该国必须出示倾销的证据,以及本国公司受到直接影响导致销量大幅下滑。
 
随着去年经济增长逐渐放缓,欧洲钢管生产企业和它们的律师决定尝试另外一种策略。它们表示,尽管不能证明过去遭受的损失,但在经济下滑情况下,它们未来可能会遭受非常严重的冲击,因此必须上调进口关税。
 
欧盟贸易委员会在最终报告中写道:在市场日益寻求削减成本之际,低价进口商品可能会变得更加具有竞争力。
 
霍金•豪森律师事务所(Hogan & Hartson LLP)驻布鲁塞尔的贸易律师米祖林(Nikolay Mizulin)表示,以面临受害威胁为由提出申诉是完全合法的策略,但目前还没有在欧盟政策中得以使用。他表示,这起诉讼是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的标志,可能会引发大量相信自己应当得到保护的行业提出申诉。
 
米祖林和其他贸易律师表示,他们预计诸多行业会在8月份向欧盟要求实施保护性关税。去年反倾销案件的总数从2007年的164起增加到了208起,今年可能会进一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