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一直希望改变中国足坛游戏规则的制造业大亨终于找到了一个绝佳机会,他会成为中国的伯尼·埃克莱斯通吗?
徐明“造反”
这位一直希望改变中国足坛游戏规则的制造业大亨终于找到了一个绝佳机会,他会成为中国的伯尼·埃克莱斯通吗?
惨不忍睹的中国足坛终于发生了大事。10月初,在国庆长假期间爆发的北京现代足球队罢赛事件后不久,实德集团总裁、大连实德队老板徐明在17日抛出包括《关于成立中国足球职业俱乐部联盟有限公司的提案》在内的十三份文件,使问题迅速升级为要“抛开足协、另起炉灶”的一场“革命”。中国足协和以徐明的“实德系”以及张海的“健力宝系”为代表的俱乐部投资者之间随即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博弈。
事态在数日之间迅速升级,瞬息万变,俨然一场波谲云诡的戏剧。戏剧的第一主角徐明在数日之间每次接听记者的电话,均告之“在开会”,然后径直把电话递给候立一旁的助手。山雨欲来,怕是此时所有中国足球圈中人心中所感的恰当写照。
形势远未清晰,参加博弈的各方的利益计算在外界仍显扑朔迷离,猜想“革命”如何收场就如观看一场开放结局的电影:是像以前一样,在足协的压力之下息事宁人?还是谈判破裂,联赛崩盘?又或是双方达成妥协,在现有的大框架之内进行改革?
多年来,中国职业足球联赛一直经营状况不佳,而足协作为联赛的主管者也屡屡成为众矢之的,而此次事件由于涉及俱乐部较多,且多实力强大——北京、上海、深圳和大连那些背景深厚的俱乐部都有份参与,因此完全不了了之的可能性并不大;而最后采取极端方式解决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今天的中国商业足球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没有人想放弃这块“蛋糕”。在看得见的将来,最为现实的还是达成某种妥协与平衡。
问题是达成什么样的妥协与平衡。
作为中国职业联赛中夺冠次数最多的球队老板,徐明大概在6年前刚刚接触足球的时候就已有所谋划——他专赴英伦学习现代商业足球理论。此次提出组建中足联公司的《中国足球职业俱乐部联盟有限公司章程(草案)》,也以英国超级联赛公司的运作模式为模板设计中国未来的职业足球联赛。
1992年开赛以来,英超联赛的总收入已翻了6番,20支超级俱乐部上赛季的总收入达到了12.46亿英镑,是欧洲和全世界最挣钱的足球联赛。使这一联赛获得如此成功的运营机构,就是英超公司。它负责英超联赛整体的经营和市场开发,经营所得全部利益由20支俱乐部均分。从体制上看,英超公司是独立于英超20支俱乐部之外的,其运营费用由各俱乐部平均分摊,但公司不予任何一家俱乐部单独行动的权利。与此同时,英国足总在英超公司中设有一个3-5人的顾问团,监督和协助英超公司的工作。
“均分”成本和利益,是英超最大的特色。而细读徐明的中足联公司草案,则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设计中的该公司职权和管辖范围较英超公司扩大了许多,有人评论“如果这个机构能够成立的话,完全就是另外一个足协的诞生”,与此同时,草案规定“在中国足球协会注册并取得中超联赛资格的足球俱乐部占股50%”,且“单个股东占股最高不超过10%,最低不低于1%”。显然,各俱乐部的持股并不均等,而俱乐部之外的股东则是更大的悬念。
谁有可能控制中足联公司?已经声明“将积极配合、支持、帮助足协推动足球改革”的俱乐部投资者看上去仍将拥护足协的领导。但在当今中国足坛,最具实力和威望的自然是大连实德队及其投资者徐明。
24年前,伯尼首次代表所有F1车队去和国际汽车运动联合会(FISA)进行利益谈判,1987年,他成为FISA的副主席,并设法使F1车队协会同意由他个人的控股公司来管理他们的商业利益,2000年,伯尼使国际汽车联合会(FIA)把F1赛事超过100年的商业权利独家授予自己,走到这一步,伯尼花了20年。
20年后,徐明是否有可能成为中国的伯尼·埃克莱斯通?这个问题太具有诱惑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