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权利最好办法就是参与争端解决机制
WTO上诉机构前主席巴克斯谈上诉机制
8月中旬,世界贸易组织(WTO)就中美出版物市场准入案裁定中方败北。这是WTO第三次作出不利于中国的裁决。
不少中国出版业人士在思考:为什么会败北?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中国的话语权如何?中国如何才能利用WTO这个平台更好地进行自我保护……
“中国比任何其他国家都更认真地对待WTO的法规。”曾任WTO上诉机构主席共8年、现为美国GT国际律师事务所全球事务部主席的詹姆斯·巴克斯(JamES Bacchus)近日就一系列相关问题接受了CBN的专访。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巴克斯曾担任过美国贸易代表特别助理,随后连任两届美国国会众议员。WTO1995年脱胎于关贸总协定而成立后,他出任WTO上诉机构主席,并主审了欧盟、日本、中国、巴西及其他WTO成员诉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案,可以说既是美国人又是“WTO人”。
中国适应WTO规则表现优秀
CBN:中国政府
巴克斯:中国已成长为一个贸易大国,自然更容易卷入贸易纠纷,所以中国越来越多地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也不奇怪。可以预见中国将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领导者,这或许会给中国带来更多的贸易纠纷。
有种说法是:中国在众多的贸易纠纷案件中似乎败多胜少,但我不赞同凭目前有限的案件数量来下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将赢得更多的案件。事实上,美国同样输掉了很多案件。
CBN:你是否参与审理过有关中国的案件?你如何评价中国政府和企业这几年来对WTO规则的适应情况?
巴克斯:我在WTO上诉机构当主席时,曾经审理过中美钢铁保障措施案。该案是中国第一次以原告身份出现在WTO舞台上,并最终获得了胜利。
我一直支持中美之间保持良好的贸易关系。1979年中美签订第一个贸易协定时,我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工作。后来我成为美国众议员,我是国会中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的坚定支持者。我在WTO任职期间,也非常支持中国成为WTO成员。
总的说来,中国的表现非常出色。中国有非常杰出的人才,他们表现得非常优秀并且一直持续下去。
经济低迷导致WTO贸易争端增多
CBN:在全球经济疲软的大环境下,诉诸WTO的贸易争端数量及相关解决机制与之前相比有没有变化?
巴克斯:案件的数量确实增加了。这是由两个因素导致的:一个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贸易额大增,它们的力量也不断增强;另一个当然是金融危机,在这个时候,会有国家更多地援引WTO贸易保护机制来保护本国市场。
此外,知识产权案件也越来越多。WTO的所有成员都被要求执行知识产权有关法律法规,知识产权在贸易和服务中占了越来越重的分量,因此知识产权纠纷的增长是合理的。
CBN:对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而言,如何才能利用WTO这个平台更好地自我保护?
巴克斯:所有WTO成员在该框架下都拥有其权利,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运作宗旨在于维护这种权利。发展中国家维护自己权利的最好办法就是参与这种机制,中国就是一个典范。中国商务部在这方面拥有一大批极具智慧且富有经验的人才,中国也开始提起更多的诉讼。
没有成员拒绝执行裁决
CBN:我们注意到,在WTO专家组中,案件当事国的成员必须回避;但在上诉机构中,涉及本国的案件,法官是不回避的。你是美国人,如果接手涉及美国的案件,怎样保证不偏向美国?WTO上诉机构有没有相关制度来保证公正?
巴克斯:上诉机构迄今审理的100多桩案件中,尚未发生一起投诉。上诉机构成员要遵守机构的行为规则,保持独立性。目前已有的大量事例表明,这些成员是为上诉机构,而不是为其国家服务的。事实上在我的记忆中,我的判决主要都是针对美国的。
CBN:你现在到律所工作后,是否会亲自代理涉及WTO的案件?到上诉机构替公司陈述意见时,你与老同事的关系会不会产生一些影响?
巴克斯:我会代理案件,但之前我审理过的案件,像刚才提到的钢铁案,是不能介入的,必须是新的案件。
虽然在一些国家,法官离职后从事法律服务业可能受到一定限制,但WTO上诉机构并没有这样的限制。唯一的约束是要终身受到WTO上诉机构成员机制的限制——即使已经离职。
CBN:有没有出现过上诉机构的裁决不被接受的事?如果裁决不被接受,有强制执行办法吗?
巴克斯:没有过。WTO成员当然有权拒绝执行,但如果这样,就会面临胜诉方合法的经济制裁。另外,其在WTO的一些待遇和优惠就会丧失。就像那起钢铁案,美国当然是选择服从判决——如果不服从,它面临的经济制裁将是全球范围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