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表示入学、就业体检中的乙肝血清学检测项目,也就是俗称的“两对半”有望取消。
入学就业乙肝检查将取消
邓海华表示,当前社会上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误解主要是由于人们对乙肝知识缺乏了解。乙肝是血源性传播性疾病,不会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乙肝病毒,乙肝病毒携带者不是乙肝病人,身体没有临床症状,肝功能正常,不会因一般的生活接触、共同学习、工作等对周围人群构成威胁。
同时,根据《食品安全法》第四章第三十四条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章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员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将其调整到其他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其中,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不包括乙型病毒性肝炎,也就是说,法律法规没有禁止乙肝病毒携带者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前不久,作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浙江大学应届毕业生雷闯,拿到了浙江省乃至全国的第一张食品卫生健康证。这意味着,对于我国1.2亿名乙肝病毒携带者来说,无法涉足食品业的现状或将从此改写。
专家认为,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的乙肝血清学检测项目不会影响他人健康,也不会造成乙肝的传播;从及早发现乙肝病人、及早治疗、对患者健康负责的角度出发,在入学、就业体检中保留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简称转氨酶)检查项目以及评价肝脏功能,比检测乙肝五项对诊断乙肝更具有临床参考意义。
邓海华表示,待意见出台时,卫生部将召开新闻发布会,请权威专家进行详细解读。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堪称“肝炎大国”。根据卫生部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乙型肝炎的现患率为277/万,是美国的40多倍,年发病率为95/万。在法定传染病中,其发病率仅次于感染性腹泻与流行性感冒而居第三位。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至少有8亿人感染过乙型肝炎,而我国人群中的乙肝表面抗原的携带率高达10.34%,也就是说,我国约有1.2亿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占全球感染人数的1/3。
由乙肝康复网发布的《2009年中国乙肝歧视状况报告》对六万名网友进行的调查显示,我国乙肝歧视十分严重,仅有49.4%的健康网友表示没有歧视过乙肝病毒携带者,而高达98%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致认为歧视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