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经济研究院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对中国房地产的博弈和泡沫进行了分析

中国房地产政策及市场展望

来源:三星经济研究院  |  作者:马兹晖  |  阅读:

1998-2007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平均每年增长24.3%,销售额年均增长33.2%,但在200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全面萎缩,房地产交易量和房价齐跌。2008年全年总计商品房销售面积下跌19.7%,销售额下跌20.1%,十年来首次出现年度房价下跌。房地产业萎缩的主要原因是政策调控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政府从2007年开始强化宏观调控,多次上调利率和准备金率,导致房地产企业的贷款减少,资金链紧缩。

2009年后,房地产市场开始反弹,量价齐升,这主要得益于金融危机以后中国政府推进的信贷宽松政策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复苏。房地产业反弹,泡沫再度出现。部分城市的房价增长过快,大型城市的销售价格,租金以及房价收入比出现不平衡,开发商高价抢购土地,购地价格已严重偏离合理水平,呈现泡沫化。目前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主要是大城市的局部性泡沫,但是今后可能向二级城市扩散。地方政府,商业银行和房地产商的共同利益推高房价,中央政府难以进行调整,也是房地产市场泡沫形成的内在原因。房地产泡沫影响金融及实体资源的有效分配加重了贫富差距和社会矛盾。如果泡沫破裂,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短期内随着房地产的活跃,房价较低的中小型城市将面临上涨压力,但是长期来看中国房价仍面临下调压力。目前维持资产泡沫的低利率和信贷宽松政策是不可持续的,今后随着膨胀压力的扩大有望实施信贷紧缩政策。同时供需不均衡导致的相对过剩,价格下调是不可避免的。相比“硬着陆”,“软着陆”的可能性更大,但是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住房的实际需求将持续增加。中国内陆城市或者中小型城市的房地产过热不是很严重,不会发生整体不均衡问题。 

房地产政策方面,提供可持续的,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加强个人收入审核的同时控制住房贷款风险。鼓励房地产融资的多元化,限制银行直接融资的同时建立金融风险管理体系。长期来看,土地政策改革是关键。构建廉租房保障制度,提供廉价房,加强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性。

敬请点击《中国房地产政策及市场展望》下载本报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