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医疗用十年的时间在中国市场赢得了业务的第一次100%的增长。

佳能医疗的引爆点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环球企业家》胡卉  |  阅读:

如果你是一家跨国公司在华的管理者,你负责的业务从进入中国市场到开始起步,期间愿意花多长时间去等待?相信大多数答案都会是越快越好。

但对佳能(中国)医疗设备事业部总经理松田康裕来说,这个过程却花去了十年。从1998年佳能的医疗产品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开始,这项业务似乎一直没有和“CANON“挂上钩—消费者更多的还是熟知数码相机以及办公室设备等。即使是国内的各级医院,大多数还是把通用电气、西门子、飞利浦等当做自己的合作伙伴。

直到去年开始,这家日本公司在中国的医疗产品市场突然开始发力,其主打产品数字X线探测器在汶川地震后发挥了不小的医疗救助功效,不少国内医疗单位才意识到,佳能同样能够成为自己的供应商。这使得佳能开始顺利的推销自己的医疗产品,去年其在中国的销售额增长幅度超过100%

对佳能本身来说,尽管由于基数不大而整体销售额还不算太高,但对佳能中国来说,这却是近几年来公司内部头一次有业务部门出现如此迅速的增长。而且中国医疗市场的高速增长—未来5年内,中国的医疗器械市场将逐步赶上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以及新一轮医改带来的机会,仅仅2009年中央与地方财政将在医疗器械采购方面预计投入就达到1000亿元以上 ,还是让佳能看到了未来的机会。

松田康裕为此立下军令状:今年的销售额将是去年的150%。“这是一个新起点。”他对《环球企业家》说。

他手中的王牌就是基于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的移动平板探测器。“医疗行业,这种探测器会是未来的一个方向,更便携,使用范畴也更广泛。”一位负责市场调研和采购计划的重庆设备经销商告诉《环球企业家》。在过去的两年里,佳能的这种平板探测器全球范围累计销售了八千多台,其中日本本土占30%,亚洲和欧美以外的其它地区加起来只有20%左右。而在中国,迄今为止一千多台的累计销量就为佳能带来了高速的业务增长。不难想象,正是这种高利润率以及市场的空隙使得佳能把刚刚兴起的医疗作为核心业务之一。

和很多多元化的公司一样,这类产品能和佳能在数码相机领域积累起来的技术结合起来,“我们之前其实并不了解佳能医疗产品的特色,但是一旦对比到他们的相机产品,就立刻明白了。”成都华西医院的一位采购人员对本刊说。因为对很多人来说,佳能成像技术用在医疗产品领域依然是有竞争力的。

不过,佳能能从多大程度上抓住新医改的机会依然是个潜在问题。与索尼、奥林巴斯等其它日系厂商一样,佳能在医疗设备的生产上只提供跟光学技术相关的器械应用。与奥林巴斯重视医用内窥镜、生物显微镜等领域不同,佳能的全线产品只涉及平板探测器领域。虽然在平板探测器领域内,佳能的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便携式移动平板的售价比同类竞争对手通用电气、飞利浦等要低一些,但是像通用电气等医疗器械的巨头可生产X射线领域的整套系统集成机器,佳能却只能与岛津和东软等系统集成商合作销售。

这就意味着,佳能必须要在发展经销商的同时,也大力开拓系统集成合作商。而另外,如果医疗产品作为未来佳能在中国另一个主要利润来源点,其还必须解决产品单一结构的问题。这对松田康裕来说都是不小的考验。

Tags:  医疗 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