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整体的减排承诺总和仅为10-19%,还不到科学要求的40%的一半
[GE哥本哈根报道] “发育不良”的减排承诺
到目前为止,除了美国以外的发达国家目前口头承诺的2020年减排目标加起来不过是16-23%,而即使加入美国的减排目标,发达国家整体的承诺总和仅为10-19%,还不到科学要求的40%的一半。
绿色和平组织强烈呼吁对气候变化负主要历史责任的美、德、英、法四国立即提高减排承诺,为全球达成拯救气候协议贡献切实的诚意。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杨爱伦说:“发达国家的环境部长们今天的态度明确显示出:他们并没有意图来按照科学的要求,为了逆转最可怕的气候灾难而提高各自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
各国首脑将从明天晚些时候陆续抵达哥本哈根。
谨防减排承诺漏洞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今天提醒说,即使是目前发达国家公布的“发育不良”的减排承诺,仍需对其进行详细具体的分析,因为目前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发达国家的减排承诺,有可能因存在种种漏洞,而使未来达成的协议面临另一种失败的危险。
WWF对这些减排承诺的具体分析识别出了多种核算漏洞,可能导致发达国家2020年的排放水平实际上较1990年增加4%到10%,这与目前发达国家在哥本哈根15%到19%的减排承诺形成突出反差。
WWF全球气候行动项目负责人Kim Carstensen表示:“如果工业化国家千方百计增加排放,却通过设计好的核算方法,使我们不能计算、重复计算或者不恰当计算碳排放,从而造成减排的表象,那么这对我们来说将非常危险。”
这些漏洞中最严重的是缺乏对于减排目标实现情况的监管。一些国家声明实现的减排量是来自于其在发展中国家购买的减排项目所产生的碳信用额。而由于发展中国家缺乏严谨的碳排放核算,据WWF的评估,大约有15亿吨减排量不应被计入。
目前联合国的清洁发展机制(CDM)规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真正的减排,发达国家得以轻易通过购买发展中国家生产的碳信用额来减排,其在为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提供了融资激励的同时,由于缺乏严谨的MRV(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证)体系,这种减排的效果被打了折扣。
WWF认为,CDM的某些项目本应该在发达国家内部去实施。“为了避免这个总数为零的加法游戏,WWF正在寻求方法使发达国家的大部分减排量在国内实现。”Kim Carstensen表示。
另一个漏洞出现在一些国家将上一承诺期的排放限额带入下一承诺期时——尤其是在京都议定书谈判中,俄罗斯和东欧经济体的“热空气”条款所带来的危险。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被允许增加一定比例的温室气体排放,而第一承诺期结束时,这些国家并未排放足够数量的温室气体,因此希望将未排放的碳额度卖给需要减排量的发达国家。总体来说,针对这些“热空气”的交易到2020年可能导致每年14亿吨的虚假减排量。
其他漏洞包括林业和土地利用变化排放的劣等规则和对于国际航运和海运中不断上升排放的计算疏漏。关于国际航空航海的排放,因为这属于三不管的排放,之前没有京都议定书里没有加以约束,现在这两个行业排放飙升,需要解决。因为涉及到国际贸易比较频繁的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包括中国,所以争议性也比较强,特别是应该算在谁头上、是否应该通过征费等手段。还没看到结果。
目前,WWF等专业机构正与各国政府代表一起,通过对于规则的加强来努力弥补现有漏洞,并密切关注新漏洞的产生。“发达国家可以拖延减排的时间,但却不可能延缓气候变化灾难。”Kim Carstensen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