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的确是一项属于未来的技术,但如果没有今天的积累,未来必定不会成功

网格@中国

来源:2005年3月 总第108期  |  作者:本刊记者 杨飞扬  |  阅读:

这的确是一项属于未来的技术,但如果没有今天的积累,未来必定不会成功

尽管质疑者并不相信网格技术能够真正获得应用,他们认为这是一项不切实际的技术,但任何一项革命性的技术都不是一夜之间取得成功的。更重要的是,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网格技术正在静悄悄的积蓄力量。
  
中国自从2002年863计划就正式启动了网格计算专项,当时立项的名称是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网格)专项。该项目计划周期为2002年至2005年,得到了国家1亿元的863计划经费。同时还能够吸引地方政府、应用部门和产业界2至3倍的配套经费。目前我国共拥有五大网格:中国国家网格(China National Grid)、863空间信息网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SFC Grid)、教育科研网格(China Grid)、上海信息网格(Shanghai Grid)。
  
作为国家两个网格主要节点之一的上海网格是上海市为2010年世博会专门立项而成立的,这种以应用为目的的出发点就决定了它同教育、科研网格的不同。首先将会推出的应用就是为上海居民在全城3.6万条路段和近2万多个交叉路口中,提供动态路况显示和动态路况最优选择的服务。
  
在上海交通局和上海交通信息中心的协助下,上海网格能够采集到动态的交通情况数据,并且通过专业软件分析出当时的最优路线。上海网格连接了交大、同济、上大、上海超算中心和复旦大学的超级计算机,搭建成了一个聚合计算能力6000亿次/秒、聚合存储能力4TB的上海网格试验平台。拥有30多位教授和150多名研究生的上海网格甚至还吸引了IBM“深蓝之父”谭崇仁博士的参与,并且得到了上海市政府900万元初期投资,而上海巴士、上海出租车公司等企业也已经参与到网格应用之中,估计该项目目前已获得5000万元的资金。
  
上海这个神奇的城市在网格方面的成就远不止于此。上海超级计算中心还同国家863网格开展了药物网格、气象网格和制造网格三项网格应用。药物研发是能够真正体现网格优势的一种应用,新药研制的核心之一就是从大量的化合物样品库中发现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同时虚拟药物筛选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一般来说新药从研发到上市,需要花费10至12年的时间周期。与时间耗费同样多的是金钱,新药的研发一般需要3.5亿至5.5亿美元。而使用网格则能够通过对药物数据库的计算机虚拟筛选,挑选合适的化合物提供实验研究。国际公布的计算机药物筛选的命中率一般只能达到为2~24%,而常规药物筛选的命中率仅为0.01~0.001%。网格的应用不仅可以成千上万倍的提高药物筛选的有效性,同时可以大量减少新药研制的成本和时间。
  
同时利用我国5大网格,还开发出地质调查网格,便于进行国家地质大调查和相关专业数据的交换及共享;数字林业网格则能够实现退耕还林工程信息管理,针对具体项目的实施跟踪与监查等;还有气象网格和制造网格等等。

网格还不可能像电源网格那样随取随用,仍然需要很多年的发展。但网格值得等待。

Tags:  网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