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行业历来推崇“大即是美”的协同效应,为什么雷石东这次反而要把维亚康姆一分为二?

别去关心规模大小

来源:2005年5月 总第110期  |  作者:《环球企业家》项文  |  阅读:

媒体行业历来推崇“大即是美”的协同效应,为什么雷石东这次反而要把维亚康姆一分为二?


全球媒体业中的两大巨头,74岁的默多克(Rupert Murdoch)和82岁的雷石东(Sumner Redstone)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莫不以自己拥有庞大的企业帝国为荣——前者的新闻集团(News Corp.)掌握175种报纸、5家杂志和23家电台,旗下有英国天空广播公司(BskyB)、福克斯娱乐集团等重量级公司,而后者的维亚康姆集团(Viacom)则以音乐电视有线网MTV、派拉蒙(Paramount)电影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等为核心品牌。
  
但是在最近,两人却对未来传媒业产生了完全对立的看法。默多克认为将来的数十年,媒体公司依然是规模越大越好,这样才能覆盖更多的消费群体,为了证明自己判断的正确,这个澳大利亚出生的大亨最近计划在体育传媒领域成立另一家新的电视台,以取代ESPN。同时为了牢牢控制公司,他又将其在福克斯电视网的股份从82%增持到了98.8%。
  
而雷石东的做法则完全相反,在不久前承认1999年维亚康姆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历史性的合并是个错误后,他决定,将公司的核心业务一分为二,分拆后,维亚康姆旗下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与无限广播公司(Infinity Radio)将成为一家公司,由联席总裁Leslie Moonves负责,而其音乐电视有线网MTV将与派拉蒙(Paramount)电影公司合并,由另一位联席总裁Leslie Moonves掌管。这也意味着,在将内容制作和传播渠道分开后,维亚康姆集团的规模已经缩小。
  
在一个将公司继续扩大,一个把公司变小的背后,根本的分歧在于,两人对媒体公司内部各业务板块是否需要协同效应的判断。
  
很明显,默多克认为充分发挥各部门和子公司之间的协调作用是新闻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事实上在新闻集团内部,默多克也一直在强调将各个业务部门充分融合,比如除了最近新开办体育电视台的计划外,他还试图通过DirecTV的卫星传播渠道,为用户提供新型的下载服务,下载内容全部来自福克斯电影、新闻以及体育频道。正是在这种思路下,默多克总是不断的在寻找“猎物”,以完善产业链。
  
而雷石东最初也曾是“大即是美”协同效应的拥护者,不然也不会有买下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之举。在分拆前,他也非常注重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制作的新闻节目中推广MTV的娱乐形象,还多次将MTV和Black Entertainment频道进行内容互动。
  
但是现在他开始深信,这或许不是维亚康姆的最佳选择。至少投资者并不买账——除公司股票在过去一段时间持续下跌外,还有越来越多的抱怨传到雷石东的办公室,基本都集中在,增长快速而且稳定的电视、广播网络和增长缓慢的主题公园、户外广告、广播等业务如果长期捆绑在一个集团下,结果并不能体现维亚康姆真正的价值。
  
当然雷石东也有类似的考虑,比如他更希望将业绩差的子公司卖出去,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MTV这样的高增长业务上。去年在集团下属的音像渠道公司Blockbuster业绩一路下滑后,他就抛掉了个人在其中持有的大部分股份,而随后,他也指示MTV,以及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广播业务轻装上阵。
  
虽然这种不再考虑协同效应的做法也有风险,比如在分拆后的两个公司中,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如果要为派拉蒙今年夏季热门的电影《世界大战》做渠道销售和推广,可能就需要和其他媒体公司一起竞标,甚至开出的价格也必须更高,而在此前,如果有类似情况,或许在集团的统一协调下,根本不需要外部竞标这个环节,派拉蒙就可以直接把自己的电影放到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网络上。
  
但对维亚康姆这个曾经的巨无霸来说,也不失为一种解决之道,据说在寻求出路时,雷石东曾考虑过继续发挥协同效应,同时扩大公司规模的方案,结果最终还是选择了让不同业务类型的子公司各自为政。因为在他看来,媒体公司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决定业务模型,规模大小并非衡量的唯一标准。毫无疑问,这个看法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