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 中国政府逐步出台多项措施降温房地产,房地产商将面临短期冲击,行业并购将加快

标准普尔:中国房地产2010年展望

来源:《环球企业家》网站  |  作者:本站综合报道  |  阅读:

标准普尔今日中午发布了201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展望,标准普尔在发布的两份《中国房地产业展望:政府出台紧缩政策,房地产商感到寒意》和《房地产业加快整合步伐背景下的中资房地产商排名》报告中表示,2010年中国政府为降温房地产业而逐步出台多项措施,这可能将对房地产商造成短期冲击,并加快行业并购活动;但与过去两年相比,房地产商经营状况的波动性有所降低。

标准普尔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在2010年的低迷程度要好于2008年,而今年的波动幅度要小于2009年。因此预计今年的负面评级变动数量将减少。

标准普尔信用分析师符蓓称,即使2009年的经营环境极具挑战性,但房地产业仍实现有力复苏,而且今年1月份部分地产商仍保持这种良好势头。但2010年中期可能是转折点。住宅供应量上升可能加剧竞争,政府的多项措施(如限制贷款发放和加息)可能降低需求。因此,部分企业的增速可能将放缓,并购活动将升温。

符蓓表示,标普对中国2010年地产业前景持中性看法,因为该市场虽然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但也存在经济走强等基本面因素的支持。

标准普尔对所授予评级的14家房地产商的排名显示出过去两年间最能经受市场波动的公司以及那些已经为抵御未来风险和抓住机遇做好准备的公司。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海外发展,BBB-/正面/--)位居榜首,因为其始终严守财务规定以及展现出较高的执行能力。而排名表末尾的房地产商通常拥有较高的杠杆性。这份有关排名的报告也讨论了市场波动性对信用的影响以及并购活动加速的可能性。

有关展望的报告则分析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因素,其中包括对房屋供应和房价未来的展望以及政府政策对房地产商的影响。

据国家发改委2月份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9.5%,涨幅高于去年12月份的7.8%。月份的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已是连续第八个月较上年同期上涨。国家发改委称,1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11.3%,涨幅较去年12月份的9.1%进一步扩大。

《华尔街日报》日前撰文称,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已经进入晚期。理由是因为通货膨胀升温迫使中国政府轻踩信贷刹车。新增贷款下降不仅限制投机,也限制贷款人延展贷款和申请新贷款以支付空屋维护成本的能力。全球经济增长后劲不足,过剩产能问题严重,工业企业的回报率将锐减,他们投机房地产的“副业”也将进一步面临资金压力。

有数据显示仅在20101月份前两个星期中国新增信贷已达1.1万亿元人民币(合1,610亿美元),随后监管机构要求银行收紧信贷,还提高了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甚至还发布了有关哪些行业应该接收信贷的指导意见──其中并不包括房地产业。

渣打银行的王志浩说,许多城市的土地价格眼下接近历史最高点,这意味着政府冷却房地产市场的努力可能会奏效,尽管在未来两年市场有可能经受阵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