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市场地位的提升,跨国公司的中国高管们已经开始登上公司全球管理层的塔尖

向全球输送CEO

来源:2005年8月 总第113期  |  作者:《环球企业家》项文  |  阅读:

     随着中国市场地位的提升,跨国公司的中国高管们已经开始登上公司全球管理层的塔尖

设想一下,在未来五到十年之后,全球500强企业中,会不会有一大批CEO是由中国人或者曾在中国有过高层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答案是:很有可能,因为现在至少有一些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出现这样的趋势。
  
最新的例子是英特尔,7月中旬,这家IT巨头任命了40岁的杨旭为英特尔销售和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任亚太区联合总经理之一,虽然杨离英特尔全球核心决策层还有一段的距离,但这已经是本土职业经理人在英特尔最高的职务。
  
5年前的杨旭还只是英特尔负责中国OEM业务的普通经理。“英特尔中国业务占其全球市场的份额,从1995年的8%增加到了现在的30%至40%,”他这样解释自己得以如此迅速升迁的一个原因。除杨旭外,原英特尔中国区品牌业务总经理陈峻圣也因渠道工作卓有成效而迅速升迁为亚太区总裁和全球副总裁。
  
佳能和高盛也不约而同地提升了自己在中国地区领导人的职务,前者将中国区总裁兼CEO足达洋六调往美国担任CEO——由于北美市场是佳能最核心的市场,此番任命被外界视为足达洋六将进一步回总部担任要职的信号;而后者则任命驻北京的资深银行家魏可量(Bill Wicker)担任亚洲(除日本外)投行业务联席负责人——按照以前的传统,驻亚洲的投行通常将初级职员安排在中国,而资深高管则驻香港,只有在推介重要交易和参加高层会议时才让他们飞往大陆。
  
这种情况和数年前跨国公司对其在华职业经理人的态度大相径庭,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跨国公司在华的最高负责人中不少都是由总部即将退休的高层管理人员担任,此举不仅可以让中国区的下属员工感受到总部的重视——因为被任命的这些负责人在公司全球管理层有一定的地位,有的甚至还是全球董事会成员——而对这些负责人来说,中国市场也是一个很好的归宿。
  
但这同时也意味着,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不可能成为公司全球最高领导人的输送基地。在专门为跨国公司服务的猎头公司科锐咨询的一项不完全统计中,2001年之前,有不少跨国公司在华总裁或者CEO级别的管理层,平均年龄都在50-55岁之间,他们在完成公司在华布局的使命后,往往以功成身退的姿态回到母国。
  
因此在近两年,当跨国公司开始把中国市场视为继北美、欧日之后的战略要地,并同时加大对这些市场职业经理人培养力度后,这些经理人在全球总部担任要职的趋势也开始出现。
  
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去年还是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从研究院院长的位置直接升迁至副总裁,在微软公司还属首例。
  
今年5月坐上汇丰银行主席之位的郑海泉,在过去数年中通过接连不断的中国布局与适时并购,使恒生银行成为在中国内地最为活跃者之一。当中国市场的意义越发重要,即使是汇丰银行也不得不任用一张黄色脸孔为要职。
  
有业内人士指出:仅按市场成长对经理人的升迁影响估算,中国要快于世界上任何地方,快于欧美地区一年左右。中国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经理人升迁的宝地。
  
对这些经理人们来说,由于他们中大部分都有过在其他国家市场或者不同事业部工作的经验,因此他们对跨国公司培养最高领导人的漫长而复杂的游戏规则以及公司政治都有一定的了解。
  
在中国的职业经理人现在面临的最大利好因素则是相对年轻,据统计,在近两年不少跨国公司陆续更换其在华领导人之后,这些领导人的平均年龄在40-45岁之间,即使他们在完成四到五年的任期后,仍有可能被提拔。
  
所有跨国公司在职业经理人职位的升迁问题上,无一例外是业绩导向。在某种意义上,业绩是在华跨国公司经理人最大的机会,也是最大的障碍。一方面他们被总部寄予厚望,但另一方面他们要拿出和日本、欧洲和美国市场比肩的成绩还需时日,这就要他们都有足够的耐心。
  
在向跨国公司总部晋升的道路上,印度经理人无疑是中国经理人的榜样。早在20年前,印度经理人就已开始担任众多跨国公司的全球高管。毫不意外地,他们集中在IT业。在硅谷,7%的公司CEO是印度裔人士。在微软,李开复发现印度裔的副总裁有5个,华人副总裁只有他一人。“有时候真有种孤军奋战的感觉”,他笑言。
  
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在美国留学时就注意到,“印度人在美国IT企业中做到管理层位置的很多,而中国人往往都是工程师,”刘积仁说,“印度人能迅速与欧美同行形成认同。”这种局面反过来又为印度本土的公司带来宝贵的人脉资源——为它们赢得大量外包合同。[---分页标志符---]
  
印度人并非仅在IT业呼风唤雨。根据美国人口普查资料,由于英语教育背景、移民政策等原因,印度人目前是美国最活跃的亚裔商业群体,麦肯锡前董事总经理拉贾·古普塔,花旗集团高级副董事长维克特·梅内塞斯,联合航空前总裁罗诺·杜塔,美国航空公司(US Airways)前CEO拉凯什·甘瓦尔,百事可乐总裁兼CFO英迪拉·诺依……这些公司巨头也都是印度裔。印度裔美国人阿伦·萨林还成为欧洲通讯巨头沃达丰的CEO。
  
英迪拉·诺伊的经历很具有代表性:她在强生印度公司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在耶鲁大学获管理学硕士学位后,先后供职于波士顿咨询、摩托罗拉、ABB等多家跨国公司,待她坐到百事可乐总裁位置上时,已在跨国公司打拼了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