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楼市已是投资者的伤心之地,收藏品投资再次炙手可热起来,古典家具则是公司客户和豪宅拥有者的佳选

睡得着觉的绩优股

来源:《环球企业家》2005年11月总第116期  |  作者:昝慧方  |  阅读:

股市、楼市已是投资者的伤心之地,收藏品投资再次炙手可热起来,古典家具则是公司客户和豪宅拥有者的佳选 

曾经属于旧货的古董家具如今正成为一种热门的投资品种。在过去10年中,它们的价值至少增加了20倍。古董家具加速度增长的价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其收藏和投资。作为古家具专家,近一年来为了鉴定古家具而东奔西走,几乎成了张德祥每天的生活中心。“就是在研究所上班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忙过,”业已退休的张说。
  
事实上,早在16-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后期(中国清代乾隆年间),英国家具设计师齐彭代尔依据中国明式家具的原理,为英国王室设计了一套曾经轰动整个欧洲的宫廷家具之后,中国古典家具在欧美各国就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
相对于西方世界对中国古典家具的推崇,其在国内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文化大革命”时期,古董家具遭到空前浩劫。作为“四旧”之一,它被很多有心的外国人通过合法途径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后运往国外收藏。
  
在古董家具外流的高潮中,国内的收藏家也开始关注。作为国内最早的古家具收藏家之一,张德祥一直看好明清时期硬木家具的收藏价值。“文革”时期,他就开始有选择、有针对性地收藏明清硬木家具。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作为我国古典家具的精华,明清家具因其选材精良,做工考究,不可再生,文化底蕴十足,升值空间巨大而成为全世界中式古董家具收藏爱好者追捧的对象。
  
然而古董家具在国内真正大热,还是在1990年代末。受外国人和港台商人收藏古典家具风气的影响,中国内地的商人大量收购古董家具,并以拥有古董家具作为个人和公司品位和尊贵的的象征。
  
眼下,股市仍在长期低迷状态中不能自拔,想要从中获利已成奢望,股市早已是散户投资者的伤心之地;楼市也随着政府宏观调控组合拳的出击从高热状态急转直下。人们又把钱放进了银行,然后开始观望下一个投资机会。
  
开始认识到古典家具的价值的人越来越多,但古典家具的数量毕竟十分有限,据专家估计,明式黄花梨和清紫檀家具数量仅1万件,再加之近几年这些家具不断外流,可谓卖一件少一件,藏家又不愿出手,因此,古典家具价格必然越来越高。但是从投资角度看,只要是保存完好的珍品,仍然是最具升值空间的投资对象,而且几乎没有风险。张德祥称之为“睡得着觉的绩优股”。
  
这类家具的在市面上流通的越来越少,价格则相应地急剧攀升。许多买家开始转向仿古家具。据专家分析,仿古家具如果工艺精美、用料讲究、具有古典家具的韵味,同样也具有收藏价值。
  
“陶然居”古典家具有限公司是京城的仿古家具制造商。“陶然居”经理郭振山表示,仿古家具虽然不如真正的古董家具名贵,但精工细作、用材讲究的仿古家具价格依然要比普通家具贵五、六倍。市场对高质量的硬木仿古家具的需求量同样也在增加,今年8月份,该公司就完成了去年一年的销售额。对于仿古家具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他也充满了信心,“我相信随着国家相关房地产政策的出台,2007年会出现古典家具销售的新高潮”。
  
集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于一身的明清家具,已经成为继书画、古玩瓷玉之后,中国收藏家们的第三大追逐品。在香港佳士得2003年春拍中,康熙皇帝御制的“寿山石嵌人物图雕空龙寿纹围屏”,被买家以2358万3750港元投得,刷新了中国家具拍卖成交价的世界纪录。新纪录频频诞生,无疑为古典家具价格的上升打开了空间。
  
“由于古家具奇货可居,加上受收藏界对明年春拍前后人民币可能升值推测的影响,国际古家具市场还会不断升温,”北京华晨拍卖有限公司工艺品部经理董澄宇说。
  
中国有资金实力的买家不在少数,在世界各地的拍卖会上你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但是由于中国购买者有时对拍卖规则不熟悉,往往直接出价,而不是竞价。这人为地推高了拍品的价格,甚至使人对交易的公平性产生了怀疑。

Tags:  古董 收藏 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