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一个久旱盼雨的楼市中,“降价”无疑是一个撩动人心弦的性感词,而房地产老大万科,这次又打了一个漂亮的宣传战

万科降价的“噱头效应”

来源:《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  作者:青青  |  阅读:

陷入僵局几个月后,楼市似乎又有些蠢蠢欲动,但恰当此时银监会紧急叫停银信业务,略略让人松了一口气──看样子中央决心仍在。从限制信贷规模、地产公司上市融资计划被冻结,到进一步禁止银信业务,地产商各种来钱的渠道基本都关上了大门。其他渠道自然也还有,只不过融资成本更高。对于现金流和业绩的需求,会是下半年地产公司的最大主题。

万科不愧是老大,这次又打了一个漂亮的宣传战。

7月下旬,很久没有什么话题可以炒作的地产媒体上,一下子铺天盖地都是中粮万科长阳半岛火爆开盘的消息。此消息的卖点就是──万科降价了!

事实是什么呢?所谓的降价,只不过是调低了开盘预期价格而已。万科宣传说,本来我打算卖15000元/平米的,现在只卖13500元/平米了,你看是不是降价了啊?

在这样一个久旱盼雨的楼市中,“降价”无疑是一个撩动人心弦的性感词。僵持的房价令很多刚需失去信心──尤其早两年因为错误决策而反复失去购房机会的群体,发誓不能再错过这一次。于是万科所谓的降价,加上大开发商的知名度一下子诱惑了诸多冲动的头脑。

事实上,没有成交过的价格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万科以13500元/平米的均价卖南5环外的公寓楼,便宜么?真不便宜。那块地的拿地价格是五六千元每平米,万科卖到10000元/平米就可以保本。更何况这样大的开发商入驻房山,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恐怕也不少。那些更是附带收益了。卖到13500元/平米,利润恐怕在30%以上。而在它铺天盖地的宣传中,消费者反倒似乎是捡到了一个大便宜,不赶紧下手就错过末班车了。

利用降价作为噱头进行宣传,其实也是反映了企业迫切需要资金快速回笼,否则它们是不愿意用这招杀手口的。调控进行到现在,新盘项目都纷纷调低了开盘预期,低调打折。和长阳对比,前期号称均价5万元/平米以上的富力10号,开盘成交均价38000元/平米,倒是一个更加实在的价格。只不过城区楼盘即便价格更合理,也因为高企的绝对值挡住大多数人的脚步,不得不将表演的舞台让给了众多的郊区楼盘。

其实,在本轮调控中,郊区楼盘已经暴露出了很多弱点,比如门槛低容易滋生炒作和泡沫、抗跌性差等。而位于房山南5环外的万科新盘周边基本还是一片荒芜,全靠地铁利好才能口到这样的高价。要自住配套不全,要投资利好早被开发商透支。与其花一两百万买这样一套房子,还不如在市区好些的地段买套老的二手房,自住方便,保值能力也强。

2007年万科带头降价,很是抢占了一些市场份额,还得了一片好名声。2010年万科再次打出“降价”旗号,也许只是个噱头。究其根源还是在于政府的调控瞻前顾后,地方政府不甘心放弃到口肥肉而频频放水,导致调控变空调。因此,不论开发商还是二手房卖家都存了侥幸心理,希望能够扛过这次风暴。虽说拉锯的局面拖得越久对于买方越有利,奈何横盘半年,终于消耗掉买方信心。此次万科热销,其实也是暴露出平静楼市下涌动的暗流。

政策如果不坚定,报复性上涨转瞬即到。

(作者青青,新闻学硕士,曾经在媒体工作三年,后进入国际机构任职至今。专业是舞笔,兴趣是看房。因为不是职业房虫,不参与房地产倒买倒卖──缺钱,所以自诩为房地产票友。看盘10年,实地踩盘不下100,买房两次,参谋购房无数。愿与各位切磋看房心得。本栏目所述仅代表她的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