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全球经济在走下坡路,日本经济也许一蹶不振,但仍有许多企业找对机会,成为衰退中的赢家
衰退中的赢家
二十年前,日本曾经占了全球经济产值的一四%,如今只剩八%;一九八八年全球前十大企业有八家在日本、前十大银行也有八家是日本银行,如今日商全都跌出前十大榜外。昔日的经济强国,现在逐渐式微。
不过,即使是走下坡的经济,也有跃升中的成长市长。日本仍有不少企业因为找对了利基,做得有声有色。
举例来说,日本虽然人口老化又缩水,但是东京等都会区的人口反而逐年增加,老人也愈来愈多。瞄准老人市场的企业,就有机会「银发变黄金」。包括倍乐生、和民等集团都在今年陆续开设许多新的养老院。餐饮业起家的和民,旗下的老人送餐服务愈做愈大,预计三年内将创下五.五亿美元营收。
同时,餐饮业虽然不景气,便当的生意却成长了一倍,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业也是业绩红不让。
制药业是另个利基市场,尽管业界的整体销售额每年只成长三%,学名药市场却正以三倍速窜升。日本一年八百亿美元的药品市场里,学名药的数量目前只占两成,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包括日医工、东和、泽井等药厂都备受看好。
零售业方面,也有两大市场逆势成长:一、网购业在过去五年创下了一七%的年成长率,预估未来五年,每年仍将成长近一○%。乐天、日本Yahoo!和价格网等业者都在扩张中。二、平价品大卖,优衣库(Uniqlo)、H&M和Forever 21等服饰品牌,以及宜家、宜得利等家具业者都创下佳绩。
经济衰退,反而让有些企业因祸得福。例如,快递集团佐川急便就趁着东京房地产下跌、商办空置,将营业据点扩充八成,大增至五四○家,这让它更有能力吃下暴增的网络配送业务。
还有不少企业为了拚成长,决定进军海外,展开并购。野村、麒麟、东芝等日商近年不断传出大型收购,日本第三大制药厂第一三共也在前年收购了印度学名药大厂兰伯西(Ranbaxy),打算抢攻这块市场的商机。而为了增加国际竞争力,日商开始大举吸收外国人才,有些企业甚至规定,主管会议都要以英语沟通。
日本经济也许一蹶不振,但仍有许多企业找对了机会,成为衰退中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