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绿色能源等6大关键新兴产业和大陆新能源等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是两岸合作的重点领域

刘震涛:两岸密切合作七大战略产业

来源:《环球企业家》网站  |  作者:方儒/台北报导  |  阅读:

北京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前国台办经济局局长刘震涛,在《旺报》举办的「两岸和平创富论坛」发表「后ECF A两岸迈入大中华经济共荣」专题演讲。他指出,后ECFA时代,两岸产业合作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加突显,已提升至议事日程,两岸应提出产业共同发展的愿景。他认为,台湾的绿色能源等6大关键新兴产业和大陆新能源等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是两岸合作的重点领域。
 
刘震涛指出,ECFA第三章「经济合作」部分中的第六条、第六款,「研究双方产业合作布局和重点领域,推动双方重大项目合作,协调解决双方产业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这是一个蕴藏无限商机、厚植两岸共同利益、实现两岸共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事关两岸经济合作发展前景大局的问题。
 
刘震涛说,过去20多年两岸经济关系是单向、自发、随机的,很多台资企业来大陆投资大都是亲朋好友相互介绍,带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随机性。在这种情况下,两岸的心态是「相对」而不是「相向」的,大陆以招商引资为主导,只要把台商招来就好;台商则希望能「根留台湾」,关键的技术、研发和市场营销均在台湾管控。这样的结果其特点是双方都「以我为主」,只形成初级的「结合」。
ECFA加入两岸产业合作这一条,刘震涛认为,这意味着两岸官民都已认识到两岸经济关系停留在产业「结合」初级阶段的格局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要改变这种状况,而形成两岸产业「整合」。
 
他说,但市场是无情的、企业是逐利的,要将产业合作由现在的「结合」走向「整合」,形成新的产业合作布局,创造两岸最大、最优的共同价值,困难、摩擦、阻力一定会很多。因此,由两岸官方合作进行必要的政策引导是十分重要的。而且为了凝聚共识确定目标,需要制定「两岸产业共同发展愿景」,研究双方产业合作布局。
 
他认为,台湾的绿色能源、生物科技、精致农业、医疗照护、观光旅馆、文化创意等6大关键新兴产业,和大陆的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生物育种、新医药、新材料、信息产业等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是两岸合作的重点领域。
 
刘震涛指出,台湾新兴产业突出民生、环保和创意产业的特点,大陆新兴产业体现出低碳和先进技术、长远目标的特点,大陆有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两岸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反映了两岸的产业体系和发展途径有不同特点。
 
面对两岸产业体系上存在差异以及企业的利益问题,刘震涛建议,两岸产业的合作要以重大项目合作为「龙头」,引领两岸产业合作向深度、广度和高层次方向发展,这是非常必要的和十分重要的,因为这有推动产业链整合的作用和推广示范的作用。
 
刘震涛说,两岸的产业合作已经超越意识形态和政治对立,而迈入了由两岸官方参与指导的全新的历史时期,两岸产业协调的问题必须好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