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即《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英文名称为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简称ECFA

ECFA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环球企业家  |  阅读:

ECFA即《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英文名称为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简称ECFA。ECFA本着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原则,考虑双方的经济条件,逐步减少或消除彼此间的贸易和投资障碍,创造公平的贸易与投资环境;通过签署ECFA将进一步增进双方的贸易与投资关系,建立有利于两岸经济繁荣与发展的合作机制。
 
签署进程
 
2005年4月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历史性的会谈后共同发布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中,明确提出“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2010年1月26日,ECFA第一次两会专家工作商谈在北京举行。双方就协议名称、基本结构、建立商谈工作机制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取得多项共识。
 
2010年2-6月 随后5个月里,两会又分别在台湾桃园和北京举行了两次专家工作商谈,渐次敲定协议文本构成、早期收获计划等重要内容。
 
6月29日,在海协会与海基会第五次领导人会谈上,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分别在ECFA和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上签字,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历经多年酝酿最终正式签署。
 
8月17日,台湾立法机构通过《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条款亮点
 
本着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原则,考虑双方的经济条件,逐步减少或消除彼此间的贸易和投资障碍,创造公平的贸易与投资环境;通过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增进双方的贸易与投资关系,建立有利于两岸经济繁荣与发展的合作机制。
 
ECFA共五章十六条,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减免关税安排,根据该协议,大陆将降低539种台湾商品关税,台湾则将降低267种大陆进口商品关税,且双方会在两年内分三步对早期收获产品实行零关税。因此ECFA被视为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也被视为自1949年以来两岸关系的转折点。
 
助力台湾经济
 
贸易自由化是各个国家在过去数年内一直努力推动的一项基本政策。2010年,东盟与中国的10+1协议生效,日本韩国也将加入,而它们均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台湾地区最主要的竞争对手。由此,在10+1生效之前与大陆签署类似的贸易协议,是避免台湾在区域经济整合体系中被“边缘化”的重要手段。
 
去年中国大陆已取代美国成为台湾最大贸易伙伴,其向大陆出口的商品已占到出口总额40%以上,但归纳在自贸协议项下的则不到其贸易总额的1%,两岸之间的经贸往来仍有很多限制。而ECFA签订后,台湾将有6%左右的贸易总额受到自贸协议的保护。
 
相关研究也表明,ECFA的签署,可为台湾增加就业人数25.7万人至26.3 万人,GDP增幅提高1.65至1.72个百分点,而大陆也可在推动贸易自由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汲取新的动力。
 
岛内“大辨论”
 
民意调查显示,大部分台湾人都支持ECFA。国立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教授游清鑫(Yu收集的数据显示,截至EFCA签署前的5月,台湾约有63%的民众支持签署ECFA,反对者占37%。
 
台湾方面认为推动和大陆签署ECFA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推动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目前虽然两岸都是WTO的成员,但是彼此之间的经贸往来仍有许多限制;二是避免台湾在区域经济整合体系中被“边缘化”;三是为促进台湾经贸投资“国际化”。
 
2010年3月14日,马英九出席“两岸经济协议座谈会”时明确表示,不签“两岸经济协议”的后果就是“生意难做、竞争不过”,并亲自到高雄向南部中小企业解释两岸经贸协议的要义,他强调签ECFA会“一帮二不三要”,就是要帮人民做生意,提升台湾竞争力;不进一步开放农产品进口、不开放大陆劳工来台;要关税减免、投资保障和保护智慧财产权。
 
反对ECFA的声音主要来自独立派阵营。他们认为ECFA会削弱台湾“主权”,因而具有政治风险。在经济层面,反对者则认为ECFA主要对台湾大企业或资本巨头有利,但会损害中小企业利益,并使成千上万的台湾传统产业工人失业。
 
反对者还对ECFA的谈判与审议程序提出了质疑,指责马英九与大陆方面的“暗箱”交流缺乏透明度。他们称当局意图通过不正常程序而使ECFA强行通过立法院审议。
 
2010年4月25日,马英九与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就ECFA进行电视辩论。马英九直言:“签署ECFA,等于打通台湾经济的任督二脉,台湾的贸易会变成一尾活龙,因为贸易是台湾的生命,没有贸易就没有台湾。”而蔡英文指责马英九只会做文宣,ECFA策略是“险中求胜”,是“少数人匆促决定”。双方辩论激烈,表情丰富各异,但马英九自信的气势压倒了蔡英文,蔡英文表现不佳,被曝“外强中干”。
 
最终,马英九所在的国民党在立法院中占多数席位,以80:33的绝对优势压倒反对派。另一方面,大部分台湾民众都支持马英九在维持台湾当前政治独立的前提下,主动与大陆建立更紧密的经济联系和更稳定的两岸关系。
 
名家视点
 
连战:国民党荣誉主席、两岸和平发展基金会董事长连战在两岸创富论坛上指出,随着大陆经济转型渐次的展开,两岸经贸将可以实现“1+1>2”的效果,ECFA绝对是互利互惠、共创双赢的最佳选择,两岸各行各业共同创富的时代已经来临。
 
陈武雄:全台工业总会理事长陈武雄说,过去十年台湾实行“锁国政策”,签署ECFA后,两岸经贸往来可望更密切,但也要注意不能过度依赖一个市场,还要多和其他地区发展经贸关系,才能真的把饼做大。
 
刘雪琴: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理事刘雪琴认为,ECFA框架下,两岸互相扩大市场开放,尤其是大陆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市场开放,将加大对台湾服务业的吸引力,两岸服务业合作将跃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冯仑:ECFA之后两岸房地产市场会有怎样的局面?北京万通地产董事长冯仑以男女谈恋爱比喻,目前已进展到圆房阶段,接下来是开发商各自努力时候,大陆有客户、台湾有产品,未来两岸开发商唯有与对岸企业合作的建商才有机会,至于台湾想引入大陆客户,资金往来自由度的开放是关键。
 
董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提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两岸共同面临激烈的全球竞争、区域竞争和减排压力,双方可联合攻关整车共性技术,联合研发电池及基础材料,联合共建关键零配件配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