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今天的经济活动已经像候鸟的迁徙一样,在全球形成相互依赖和交流的体系,但脆弱性也在增加

迁徙的鸟

来源:2005年12月 总第117期  |  作者:《环球企业家》仇勇  |  阅读:

人类今天的经济活动已经像候鸟的迁徙一样,在全球形成相互依赖和交流的体系,但脆弱性也在增加

在青海湖度过夏季繁殖期的斑头雁,从9月底开始到11月上旬大举南迁。它们中的一些会选择云贵高原和西藏南部的湖泊沼泽地区停留,有一些则勇敢地飞越喜马拉雅山,在相对温暖的印度和孟加拉湾越冬。千百年来,生生不息。
  
然而,千百年来,人类却第一次因为它们的旅行而感到恐惧。人们担心,一种叫H5N1型的禽流感病毒,因为它们亘古不变的生活方式,而在全球形成大范围的灾难。 而日益加深的经济全球化,则有可能使其对一国的商业影响波及全球。
  
11月17日,中国农业部披露,在湖北孝感和新疆和田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此前一天,卫生部正式向外界通报,在湖南和安徽已确诊有两人死于禽流感;辽宁黑山为此捕杀近40万只家禽;早在今年5月,已经有170多只栖息于青海湖的斑头雁被怀疑感染该病毒致死。在全球,迄今已有14个国家报告出现类似病例。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类今天的经济活动已经像候鸟的迁徙一样,在全球形成相互依赖和交流的体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人类希望建立的生产体系有着极强的集中性和极高的专业化,这使得远在一国小范围爆发的危机和灾难,都会让全球的工业体系受到干扰。
  
想想看,假如禽流感从鸟类之间的感染发展到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会出现怎样糟糕的状况?人们将被限制外出和相互接触,贸易减少,生产停顿,甚至一些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也将发生困难。亚洲开发银行估计,一旦禽流感在人际间大肆流行,一年内将给亚洲经济带来2830亿美元损失,这一区域的全部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6.5%。而如果我们的医疗体系不能及时提供疫苗和药品,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可怕预言,全球将有500万到1.5亿人丧生。
  
在今天,病毒仍然制造出比热武器更为致命的进攻。但是,由于对疫病控制的手段通常会破坏正常的经济活动,不到万不得己,政府不愿意提前支付这样的代价。然而,我们的应对机制却建立在一个日益膨胀但缺乏缓冲的全球经济体系之上, SARS、“9•11”和1999年台湾大地震已经让我们领教了由此爆发的小规模产业危机,海湾战争亦曾使得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扬。
  
人类着迷于经济全球化后被提升的生产效率,却忽略了一旦这种相互依存性遭到破坏,灾难也将是全球性的。新美国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巴里•林恩认为,在过去10年里,三大因素改变了企业组织生产的方式以及全球经济体系的性质:一是企业大规模的兼并收购使得单一产品的制造集中度提高;二是纵向一体化生产方式的终结,进入全球分工阶段; 第三个因素是实时制生产方式的流行,使得企业越来越依赖于自由贸易。
  
显然,经济全球化之后的脆弱性也在增加。如果中国的禽类出口陷入停顿,将影响世界鸡肉制品6%的供应量;如果朝鲜半岛爆发危机,全球一半的闪存芯片生产马上没了着落;如果印度南部出现问题,包括银行在内的大量全球企业都将无法处理信息,因为它们都已将关键的后勤业务移至该地区。
  
巴里•林恩的建议是,政府应该在今后加强反垄断力度,以及限制单一产品或服务从一国进口的数量,要求企业采购时采取双渠道等。
  
已经有一些公司为应对禽流感行动起来。微软打算马上推出一项防御计划,其重要内容是扩大虚拟专用网络,以实现总部和亚洲员工的远程办公。思科表示他们已做好准备,一旦亚洲工厂关闭,可以将业务转到其他地方。
  
如果禽流感没有大规模爆发呢?历史上,1918、1968和1997年,禽流感曾经在世界某些地区短暂流行,然后又不明原因地消失。“我们已经估计到事后可能会有人认为‘反应过度’。” 美国卫生专家迈克•李维特说,“但是,我们所应建立的预控体系并不只是针对H5N1,而是应对所有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