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元收购案如何发生?只花1美元就能拥有一处房产?1美元机票现实吗?公司CEO为何愿意拿1美元年薪?且看个中玄机。

1美元价格背后的玄机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环球企业家》  |  阅读:

1美元收购案如何发生?

《新闻周刊》最近以1美元低价出售的背后①,是其购买者哈曼集团将承担该刊近7000万美元的债务,同时答允保留300多名员工中的大多数,以及相应的退休金等福利。哈曼集团收购《新闻周刊》杂志,可以理解为一种兼并的形式,而1美元在其中的潜在意义是:《新闻周刊》作为纸媒体经营陷入困境,希望找一个有能力使其重振的合作伙伴同时承担其债务。在类似的收购案例中,1美元实际上履行的只是一种法律意义上的转让有效性,并不是对被收购者价值的定义。

真的只花1美元就能拥有一处房产吗?②

2008年,位于美国底特律市特拉维斯大街8111号的一栋两层楼住宅,被银行以1美元价格甩卖出去。此前,它的售价是6.5万美元,但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房屋主人无力偿还贷款,银行收回了这处房产。由于房屋每年需缴纳3900美元的高昂税款和其他费用,银行将它降价至1美元。这样的贱卖,从另一角度上可解读为免费转让一个包袱。另外,这也显示出底特律在城市衰退中面临的严峻形势。现在底特律人口不到90万,房屋空置率急剧上升,生活配套设施严重衰退。新屋主虽然花1美元买了这栋住宅,但从收拾房屋到入住,至少得花几千美元,添置配套设施更需花上万美元。

1美元机票现实吗?③

国外有很多家廉价航空公司推出了1美元机票,尤其在东南亚地区非常流行。航空公司购置飞机以及获得航线的飞行许可和各国机场的升降许可所花的费用,都属于固定成本。航空公司会提供各种航线的服务,人流少的航线并不能取消航班—— 这也就是1美元机票存在的最基本理论支持,即分摊固定成本。一般来说,一个航班有60%的乘坐率可以使航空公司保本,但在淡季机场费用仍需有人承担,即使1美元机票也可以帮助分摊机场建设费、燃油税等必要的开销。

为什么公司CEO愿意拿1美元年薪?

2008年和2009年两年,面对金融危机和舆论的指责,华尔街众多公司CEO均放弃了年底分红或只拿1美元象征性年薪。而彼时美国汽车“三巨头”的掌门人瓦格纳、穆拉利及纳尔德利为换取政府对美国汽车业的巨额援助,也接受了1美元的年薪待遇。其实,即使不是在危机时刻,很多企业的高管也已经加入了“1美元年薪俱乐部”。苹果CEO乔布斯从1997年至今一直坚持只拿1美元的薪水④,谷歌CEO埃里克以及两位创始人拉里·佩奇和塞吉·布林也从2004 年第二季度开始领取1美元的年薪。但实际上,他们拥有的股票期权足以使其成为亿万富翁。1美元只是象征,公司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把高管的个人利益与公司股价和业绩紧密联系起来,同时起到提振员工信心与热情的作用。

案例链接:

①:无独有偶,今年3月,俄罗斯亿万富翁亚历山大·列别杰夫也以1英镑的价格收购了英国《独立报》。而在去年法航、荷航投资重组意大利航空之前,意大利政府也曾表示愿意将意大利航空公司以1欧元的价格转让给能让它起死回生的人,否则将允许该航空公司破产。

②:意大利萨莱米市政府在经济危机时也曾有意出售一些西西里岛别墅,每幢标价仅为1欧元。待售别墅不仅可观赏地中海海景,还能与众多名流为邻,但40年前的一场地震使这些别墅废弃。因此,售价1欧元的前提条件是买主需在两年内按照市议会公布的要求翻修房屋,包括雇用本地工人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且不能破坏别墅原有建筑风格。地产商估计,别墅需要耗费10万余欧元的基本维修费。

③:1美元机票是中国经济旅游学家朱兆瑞一直倡导的概念。20025月,他用77天时间周游了四大洲共28个国家,一共只花了3305美元。而20041月民航总局提出低成本航空公司建设的想法后,春秋航空也曾进行类似尝试。

④:乔布斯2009年仍维持象征性的1美元年薪,但他本人所持有的550万股苹果股票价值已达到1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