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温斯顿·丘吉尔。
[钩沉]“彭大将军”
时光倒流十年:“彭大将军”
[When]2000年8月
[Where]上海
[Who]彭作义
[What]1996年,彭作义临危受命,走进身处困境的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彭作义深感中国啤酒行业的散乱状态,如此形容当时的格局:前有狼,后有虎,中间一群小老鼠。为此,彭作义主导青啤从1998年的开始在全国疯狂并购,几乎以每月并购一家的速度将遍布全国的41家啤酒厂尽数收入囊中。2000年8月9日,青啤与嘉士伯集团在上海举行股权转让签字仪式,以1.5亿元人民币收购了上海嘉士伯75%的股权,并成立华东事业部,成为其收购战中的关键一役。9天后,青啤又耗资2250万美元收购北京五星和三环啤酒的股权,成立华北事业部。凭此,青啤在产量上超过燕京啤酒,一举奠定了行业老大的地位。
[Why]彭作义被人戏称为中国啤酒行业的“彭大将军”。他的疯狂并购招致了许多人的质疑,认为青啤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消化整合之难题。但彭作义不管,他把并购比喻为:“穿上了红舞鞋,想停也停不下来。”在他的未来蓝图中,还包括在海外设立分厂,进入全球啤酒业前10位。不幸的是,2001年7月31日,这位中国商界早期难得一见的大胆整合者在游泳时猝死,时年56岁。而今,青啤在彭作义的继任者金志国带领下,已发展成世界第七大啤酒厂商,其品牌价值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
时光倒流二十年:下一站 国贸
[When]1990年8月30日
[Where]北京
[Who]郭鹤年
[What]1990年8月30日,在北京长安街向东的延长线上,几幢褐色的大楼出现在这个城市的天际线上,建设了5年的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全面开业。国贸中心由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旗下的香港嘉里兴业有限公司与当时的外经贸部所属鑫广物业管理中心共同投资兴建,包括酒店、写字楼、公寓、展厅和商城等高档物业。这个东方的“曼哈顿”,迅速成为19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入华设置中国区总部的理想选择地,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就有41家(数据来自国贸官方网站)。
[Why]由北京“国贸”引发的全国性的兴建国贸中心、打造CBD的风潮,成为近20年来中国许多城市积极融入全球化经济的一个地理意义上映射。同时,国贸也塑造了中国商业界的职业经理人文化和白领文化。2010年,总投资为8亿美元的国贸三期A阶段工程竣工,主楼高330米,超过京广中心和银泰大厦,成为北京最高建筑。
[昨日重现]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