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改变了人们阅读新闻的方式, 并开始威胁纸媒的传统生存模式
亲爱的,他们把报纸缩小了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阅读新闻的方式, 并开始威胁纸媒的传统生存模式
每天凌晨4点,比尔•盖茨起床,洗漱完毕,爬上跑步机,前面展开一张Wall Street Journal,之后的一个小时,他健身同时翻完报纸;5点,杰夫瑞•卡增伯格走入他在梦工厂的办公室,一边早餐一边看最新的Variety;6点,起床不久的桑迪•威尔点燃雪茄,听助理汇总当天各大媒体上的重要新闻。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与任何一个CEO聊天,你都会听到类似的故事:清晨,他们吸纳大量的资讯,然后开始工作。但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故事可能变成:经理们在网络或手机上看到一条新闻,然后立即召开会议,展开相应行动。甚至CEO们也不用挤出太多时间接受采访了,他们可以在飞机上随手写下想法,回答网友和投资者的问题,然后发表在个人的Blog上。
在关于未来的想象中,报纸在哪里呢?报纸产业的最新解答是:缩小版面,扩大销量。这或许意味着报纸世界的最后一场战争。
2005年9月,英国拥有184年历史的《卫报》(Guardian)开始瘦身。世界上很少有哪个国家像英国一样,堪称报纸的主题公园:那里有5、6种全国性的严肃日报,半打以上小报,以及数不胜数的周末报纸。
“小报”风潮已经席卷英国:两年前,Independence改用“紧凑型”,去年底,有200余年历史的《泰晤士》(Times)也改走小报路线。至今仍坚持宽版的全英日报只有《每日电讯》(Daily Telegraph)和《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问题来了:既然英国报纸市场如此频繁的变革,美国的报业巨头们还会坚持太久吗?话音未落,道琼斯集团即宣布,10月17日,《亚洲华尔街日报》和《华尔街日报欧洲版》正式改为小开版。
经常上网看新闻,所以人们的眼睛已经养成在较小尺寸的屏幕上进行阅读的习惯,小开版报纸正是为了适应这样的趋势。在不久前一次沙龙上,《亚洲华尔街日报》主编蔡翔祁表示:“新的小开版不仅仅是尺寸的变化,还意味着这张报纸的平面出版和在线出版联系得更加紧密。”
蔡并不否认时代变革给传统报人带来的巨大压力,而他总结的应对变化的方式是:拥抱趋势,探索机会,记住你是谁、代表谁、以及你最擅长做什么。
这是典型的“道琼斯”方式。这一拥有Wall Street Journal和道琼斯通讯社两大新闻领域王冠业务的公司已经瞄准网络业务做了诸多努力。Wall Street Journal的电子版是全球最大的付费新闻网站,注册用户超过73万。而道琼斯通讯社更是变成一周7天,一天24小时向全球发布新闻的平台。
接受《环球企业家》采访时,道琼斯通讯社副总裁迈克•伯格梅杰尔(Michael C. Bergmeijer)表示,长期来看,竞争的是“信用和速度”。道琼斯比路透社提前49秒发布了人民币升值的消息,从而帮助自己的用户获得收益。
科技发展改变的不仅是人们阅读新闻的方式,也改变了报纸的收费方式。Google和雅虎们以广告的点击次数进行收费,并将业务拓展到缺乏资本在高档报纸做广告的企业。这种已经成熟的商业模式让互联网广告的未来不可小视。
高盛的分析师预测,今年Google的广告收益将达到61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任何报纸、杂志、电视网的广告收入。而到2006年,该数字有望达到95亿美元,这将使其成为美国第四大“媒体”公司:在维亚康姆、新闻集团和迪斯尼之后,超过了NBC环球和时代华纳。
目前,为了避免报纸厄运的重演,期刊界的主流媒体正在主动发起一场杂志保卫战,并且显得志在必得。到任不久的Fortune杂志主编埃里克•普利坚信拥有丰富故事的一流刊物“不会被互联网吃掉”。这一观点得到了美国另外两大主流商业刊物Business Week和Forbes主编的认同。Business Week的主编斯蒂夫•阿德勒甚至甚至表示像网络这么棒的媒介只会拉进编读关系:“就算互联网不存在,我们也会想法把它发明出来。”Forbes更是行胜于言,其网络版广告收入已经超过其纸媒版本,而Business Week则通过Blog、播客等方式吸引大量的读者与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