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不仅源源不断地给好莱坞输送着最尖端的科技,其本身也是好莱坞的一个天然故事库:那些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的关于财富创造、斗智斗勇、优胜劣汰的情节。
硅谷遇上好莱坞
单从地理位置上考量,好莱坞实在没有理由灵感枯竭,因为与它毗邻的硅谷不仅源源不断地给其输送着最尖端的科技,其本身也是一个天然的故事库:那些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的关于财富创造、斗智斗勇、优胜劣汰的情节,直接搬上荧幕,俨然就构成了一部当代“美国梦”的传奇。实际上,好莱坞也确实会偶尔求助于这一近邻,而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宅”文化的盛行,想必它们之间的合作会日趋紧密。其实,自最近以Facebook为主题的电影《社交网站》预告片发布后,许多网友已纷纷跟风制作了一系列科技公司的有趣短片,比如《另一个社交网站》(MySpace)、《视频网站》(YouTube)、《拍卖网站》(eBay)等等。
主演:Facebook
看点:冲突的真相
“不制造一些敌人,你就无法获得5亿好友。”即将于10月1日上映的《社交网站》,其宣传语实际上已经清晰地勾勒出了它的戏剧性。拍摄过《七宗罪》、《搏击俱乐部》等经典影片的大牌导演大卫·芬奇显然希望,由马克・扎克伯格所创建的全球最大社交网站Facebook发展初期的那些“冲突的真相”,能够像《华尔街》一样定义一代人的形象。不过,除了扮演扎克伯格的演员外形还比较讨人喜欢外,对于影片中充斥着的大量扎克伯格压榨早期合作伙伴和同事的情节,Facebook的高管们已表示十分厌恶。
主演:谷歌
看点:被格守的“不作恶”原则
虽然晋身互联网巨头的地位已很多年,描写它的书也不计其数,但奇怪的是,惯于挖掘各种题材的好莱坞却一直没有染指于谷歌的故事。不过最近这个空缺终于被填补,根据《纽约客》专栏作家Ken Auletta去年出版的《被谷歌:我们所知道的世界末日》改编的电影,马上就将由Groundswell制片公司制作。除了谷歌两位创始人已家喻户晓的创业故事外,其著名的座右铭“不作恶”也将成为表现的核心—当公司变得越来越强大富有的时候,是否还能恪守原则和理想,成为影片的主要冲突点。
主演:Twitter
看点:打造第二人生
眼下最火的微型博客网站Twitter,去年宣布联合好莱坞节目制作商Reveille工作室和Brillstein娱乐公司打造一部电视连续剧,希望通过好莱坞的包装手法呈现Twitter的交流和生活方式,并帮助这家硅谷最具创新精神的互联网公司扩大用户群和影响力。而今年4月中旬,日本富士电视台已率先播出了首部以twitter为题材的日剧《无法坦诚相对》,讲述5个职业卑微、生活窘迫的年轻人,选择在Twitter上扮演全新自己的故事。
主演:Linux、微软
看点:反垄断英雄
早在迈克尔·摩尔将其批判的镜头对准那些大银行之前,2002年另一个摩尔—J.T.S 摩尔就同样以纪录片的形式开始反抗微软帝国的垄断。不过,这部名为《操作系统革命》的影片主旋律并不在于批判,而是着意塑造一个“英雄”形象:依据创始人的生活经历和采访记录,它试图呈现Linux努力建立一个没有人为限制、任何人都能使用的操作系统的艰苦创业历程。而另一部同样以此为题材的、由芬兰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代码》,则详细介绍了其开源运动的历史,因此相较之下也更为全面客观。
主演:苹果、微软
看点:乔布斯与盖茨斗法
1999年,美国特纳电视网络制作了电影《硅谷海盗》(又名《微软英雄》),其采用纪实手法,讲述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和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早年在硅谷创业的故事,剖析了全球两大个人电脑巨头在商场上的角力、斗智,并获得当年五项艾美奖提名。颇为有趣的是,该影片将乔布斯设定为正面角色和第一主角,而盖茨则作为反面角色,展现出“小人”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