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又找到了冒险的理由
美妙的并购滋味
资本又找到了冒险的理由
不列举案例了,直接给2005年的全球并购交易算算账。
美国。截至2005年12月10日,美国记录在案的并购交易累计8115起,涉及金额9480亿美元。而2004年全年的并购交易共计8454起,交易金额仅为区区824亿。这是自从2000年以来,美国的并购交易总额首次有望突破万亿美元大关。
欧洲。两个星期的并购成交总额就能实现510亿美元,5年来首次突破1万亿大关,胜出美国一筹。
亚洲。也是勇创历史新高的一年。截至12月8日,亚太地区的并购交易额达到了4623.6亿美元,明显高于2004年同期的3018.3亿美元,较2004全年的3243亿美元高出了43%。
频繁的交易,高额资金的投注,超过2万亿美金的光芒点亮了全球商界2005年的上空。
纵观历史,一度红火的并购交易自2001年后走入低谷:过度扩张的公司开始忙于解决债务问题,丑闻肆虐,投资者胆寒,公司内部保守派势力抬头。
如同经过干涸岁月,现在,充足的现金、快速的技术变更和私人资本合力升温了并购市场。具体来说,去年11月,375家标准普尔指数公司的现金储备达到了最高记录:6400亿美金,这将把大部分现金导入并购领域。
其次,私人股份公司放弃了传统的狩猎习惯,凭借数十亿的雄厚资金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无形中提高了竞标价格,银行对私人资本的友好态度缔造了温暖的金融环境。另外,诸如宽带技术和无线宽带之类的技术已臻成熟,人们对科技革命的信心指数逐渐上升。
但其中最关键的因素莫过于交易双方把心理调整到了一个恰当的程度。深陷会计丑闻的泰科国际的股价在近两年稳步上扬,升幅一度突破80%,这说明人们已无意纠缠往昔,相反,寻找新机会的欲望被重新点燃。尤其在电信和科技领域,商业巨头已经着手进行新一轮巨额投资,简言之,资本找到了冒险的理由。
从今年开始,并购、兼并将是未来几年的大势所趋,可能的热门行业集中在金融、科技和能源三个领域;而就地域来说,亚洲地区不断增长的经济、相对低的利率水平以及企业手中充裕的资金将促使该地区的科技和银行等集中度不高的产业加紧整合;中国和印度,在成为投资对象的同时也会进一步扮演作为交易买方的新角色:想想联想、中石油和斥资5600万美元收购奥地利软件公司NewLogic的印度软件巨头Wipro。
毫无疑问,并购会获利,但它带来的积极效果要到5年后才能实现。因此,现在尝到的只是可口的开胃菜,真正的美食还在调制之中——那才是真正的并购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