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商业规则的应用,跨国公司应该不断根据市场心态的变化锤炼并购技巧
跨国并购三部曲
作为商业规则的应用,跨国公司应该不断根据市场心态的变化锤炼并购技巧
中国的并购市场正在渐入佳境。2004年跨国公司的并购在国外直接投资总额所占比重不足12%。虽然过去7年中国的并购交易数量增长了2倍,但单笔交易金额仍然不足2000万美元。
尽管对境外资本的警惕必不可少,但随着中国某些行业的投资限制正在取消,跨境并购活动必然会逐步增长。2005年的前十个月中,对中国银行业的投资就已经超过了100亿美元。目前,市场有望对并购活动提出更高要求,今年4月15日在北京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并购年会将“提升公司价值” 作为会议主旨。
那么,从在商言商的角度考虑问题,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纯商业行为的并购时,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做好传统交易方式与中国本土特色接轨的准备,并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以下并购须知三部曲便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中国的并购市场正在渐入佳境。2004年跨国公司的并购在国外直接投资总额所占比重不足12%。虽然过去7年中国的并购交易数量增长了2倍,但单笔交易金额仍然不足2000万美元。
尽管对境外资本的警惕必不可少,但随着中国某些行业的投资限制正在取消,跨境并购活动必然会逐步增长。2005年的前十个月中,对中国银行业的投资就已经超过了100亿美元。目前,市场有望对并购活动提出更高要求,今年4月15日在北京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并购年会将“提升公司价值” 作为会议主旨。
那么,从在商言商的角度考虑问题,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纯商业行为的并购时,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做好传统交易方式与中国本土特色接轨的准备,并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以下并购须知三部曲便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the first
充分考虑中国市场存在的特殊因素和警觉心态
跨国公司尝试在中国并购时,最容易引起争议的莫过于该企业是否“恶意并购”。为避免不必要的警惕,跨国公司首先需牢牢记住,在中国约有25个以上的行业政府监管法规禁止外资控股,包括银行、电信和汽车制造业等。尽管大部分境外战略投资者在收购时都希望获得企业控制权,以便更快捷地获得经营成果,但最好舍弃那种急于求成的心态。
the second
确保并购交易具备战略价值
买家对某一中国企业表示兴趣,需要正确确定其内在价值。由于中国较少有作为评价标准的并购交易和上市公司案例,因此有些收购方只能凭借猜测来确定。
对策包括如下三点:扩大估值的范围,不是只看唯一的盈利数据;需要根据该公司战略和所在行业战略进行决策;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尽量与卖方共同分担未来风险。
the third
具备完成交易所需的本土化能力
收购方在中国进行并购时,容易遇到较多麻烦的环节就是尽职调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注意到这是收购中的核心环节,并购所伴随的潜在负债和风险都要依靠尽职调查来为买方释疑解惑。
一般说来,尽职调查中常见的几个问题是:资产所有权问题,收购方需要确认资产产权,调查关联企业,查明收购资产是否已被银行质押;业务许可范围,中国一些专业化业务需要获得政府机构许可,或者有些并购交易不允许转让这类经营许可;了解土地使用权、税收优惠、资金优惠以及表外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