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就是一个浮华的名利场,谁起谁落难以预料。我们能做的便是放眼看去,记录下个中的沉浮

2006年7月·名利场

来源:2006年7月 总第124期  |  作者:《环球企业家》  |  阅读:

比尔·盖茨:事先张扬的退休事件

这个时刻终于到来了,改变世界的软件工程师彻底让出执掌地球上最大软件公司的权力。从20087月起,比尔·盖茨在微软的日常工作将由两位联席首席技术官分担,盖茨保留董事长职务,其主要精力将放在291亿美元资产的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

有趣的是,盖茨的退休过程似乎经过精心策划:6年前,他将CEO的位置交给好友鲍尔默(参见20046月本刊封面《比尔·盖茨禅让志》),现如今,他又提前两年宣布了自己的退位计划。总之,该策划层层推进,步骤严谨,而且多少有点事先张扬的狡黠。

此举很可能是顾及投资者和公司雇员心理承受力的结果,不过,这也凸现了盖茨在现代商业史上的标志性地位:作为个人电脑和软件时代的代表人物,盖茨的离开可能意味着IT行业新时代的到来。

但少了盖茨的微软将会发生什么?却有点让人看不清。盖茨退休消息公布后一周,今年3月刚上任的高级副总裁马丁·泰勒却宣布离职,泰勒在微软工作了13年,一直是鲍尔默的左膀右臂。批准泰勒离职,可能是鲍尔默最艰难的决定之一,从此,他真正开始品尝离开盖茨的日子。

谢企华铁娘子碰上铁矿石

除了退休年龄以外,“铁娘子”谢企华最近还得向一个客观事实低头:半年多的铁矿石价格艰苦谈判并没能实现预期目标,中国钢铁生产商不得不接受铁矿石价格上涨19%的事实。在历年的价格谈判中,本年度交锋是中国钢铁企业态度最为强硬的一次。直到今年5月,谢企华仍然坚称,作为中国钢铁企业的代表,宝钢没有在谈判中做出妥协。

尽管钢铁行业高层表示,未来将继续争取铁矿石价格制订中的话语权,但在国内的旺盛需求有所降温之前,想拿到更大的主动权恐怕仍然要继续努力。

洪博达意外失手

近期能够和微软下一代操作系统Vista延期发布相提并论的跳票事件,当属空中客车推迟首批A380客机的发货时间。但空中客车CEO洪博达比鲍尔默更加尴尬,这是空客第二次推迟A380上市时间。

洪博达当初大力宣扬全球市场对巨型客机的需求,获得相当数量航空公司的回应,令对手波音公司促不及防。如今,由于迟迟不能交货,新加坡航空和澳大利亚快达航空更是向空中客车提出索赔。而新加坡航空作为空客的主要客户之一,计划向波音购买20787“梦幻”飞机,并拥有额外20架的购买选择权。由于航空业的自身特点,空中客车的这些失误可能让波音在未来数年获得对空中客车的竞争优势。 

李开复酷暑难当

“没有你们想的那么糟”,电话里,李开复笑着说。他指的是入夏以来,坊间流传的关于谷歌在中国的各种负面消息。但无论他如何保持乐观,只要看看谷歌频繁无法打开的搜索页面或者Gmail邮件服务,就知道这家搜索引擎巨头在中国遇到了困难。

自去年加盟谷歌以来,李开复就努力让它不局限于美国规则——采用双首页、启用中文名称、在其他媒体打广告——这显然对开拓中国市场有所助益,但也必将调高公司总部对中国市场的预期。但更为本土化的百度,以及服务器在海外的掣肘条件,又让它难以迅速取得类似美国市场的强势地位。这将是一场艰难的博弈。 

罗伯特·伊格考验时刻

一年前,由于续约谈判受挫,《汽车总动员》(cars)差点成为迪士尼为Pixar发行的最后一部影片。CEO罗伯特·伊格的新官上任改变了这一切:今年1月,迪士尼宣布收购Pixar74亿美元的高价换到了明星品牌、动画制作领域最精英的人才及新股东乔布斯。

不过,Pixar的独特文化在新东家的庇护下还能继续保持下去吗?更直接地说,它是否还能否继续创造票房奇迹?伊格和Pixar6月初上映的cars首度回应这个疑问。

看一下这部获得了迪士尼空前规模营销支持的电影目前的成绩单:首映票房收入6280万美元,在Pixar各影片的首映票房成绩中仅排名第4;第二周,票房收入下降幅度较Pixar上两部热卖影片《海底总动员》和《超人特攻队》更大:前者34%,后者29%,而cars则下降48%

这使得伊格的“第一把火”越发像个高风险的买卖:他愿意改变现状,并采取和前任迈克尔·埃斯纳不同的经营策略的做法。然而,如果cars最终成为Pixar第一部遭遇滑铁卢的影片,那么他锐意改革的形象可能会黯然失色。而且,曾公开抱怨Pixar收购案太贵的埃斯纳则终于有机会说,他的本能判断,再一次被证明是正确的了。

任正非华为的归华为

华为与港湾网络之间的商业恩怨终于以一个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结局缓缓落下帷幕。

华为得到了港湾包括路由器、以太网交换机、光网络、综合接入设备在内的宽带产品线的全部资产、人员、业务以及相关的全部知识产权。这些核心业务本是港湾吸引西门子的重要原因,但对于华为来说却面临着重叠性太强的危险。

如果华为已经上市成功,还会发生收购港湾网络这样的事情吗?可惜没有如果。

傅成玉无心插柳

近年来中海油一直希望通过海外并购来获得更丰富的能源储备,但收获不多。现在,傅成玉在中国本土的勘探却得到了回报。

中海油与合作伙伴赫斯基能源公司在南中国海发现一个大气田。这个在中国领海内首次发现的深海气田使得中海油的总勘探储量提高20%。随着天然气将取代煤炭成为全球消耗量第二大的能源,新发现的气田对于中海油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对它海外收购战略的影响将会如何,令人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