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一本关于跨国公司在中国所遇天才和背叛的争斗纪实
捕食中国天才
去年夏天,台湾出生的博士李开复位于微软和它在高科技领域最新的竞争对手google之间竞争的核心位置。李是语言识别技术的专家,曾经在微软工作了七年之久,1998年在北京建立了微软中国研究院。由于对微软在中国的表现感到失望,1998年7月他毅然决定离开微软加盟google 。由此引发了一场有关非竞争协议的诉讼,在审理中,另一个微软的“背叛者”透露微软首席执行官斯蒂夫.巴尔默曾经发誓“X死goole ”。李最终被允许离开微软,成了最近“出微软记”中的摩西(带头离开的人)。
你可能期待会有一本以李为主角新书,为这个戏剧性的事件爆料。可叹,《关系》(记者Robert Buderi 和Gregory T. Huang对微软、中国和比尔.盖茨宏图大略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描述)中几乎没有提及微软和GOOGLE之间竞争的这个关键时刻。实际上,微软的管理层不是唯一被李的离开震惊的人:尽管Buderi 和 Huang看上去花了许许多多时间和李交谈,他们明显没有察觉到李的不满。他们的书里讲述了微软如何成功地建立微软研究院,但李把书的结论全盘推翻。
微软亚洲研究院是微软在美国之外仅有的两所高水平研究院之一(另外一所在英国剑桥)。该书作者认为微软中国研究院扮演了产品研发的核心角色,并成为微软向印度等其他国家拓展的范本。在设立微软中国研究院很久以前,其他的跨国公司就开始意识到将中国作为一个研发地点,而微软抢先认识到新兴国家不仅是潜在的市场,而且是天才的来源。
《关系》描写了一群李招徕的天才专家,比如多媒体方面的张亚勤。张不到13岁就被中国顶尖大学录取,当李开复2000加盟其他公司时接管了领导职务。张擅长和政府官员打交道,比如研究院从中国政府手中获得了颁发博士后学位的资格,张自夸可以通过给副市长打一个电话而绕开那些官僚程序。
本书同样描写了王坚——工程心理学家,起初并不愿意放弃在浙江大学的教授职位,后来带领团队开发了应用于微软笔记本电脑的手写识别软件。王的“通用笔”可以将纸张上的手写体立刻转化为电脑屏幕的显示。
尽管本书存在种种缺点 ,《关系》体现出了中国对于美国高科技公司的重要性。对中国天才的争夺还在继续。
信息来源:BUSINESSWEEK 网站 关鉴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