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伦•巴菲特说“我们从历史中学到的,就是人们不从历史中吸取经验。” 让时光倒流十年、二十年,昔日历史看来别样风情。

时光倒流十年·1996年10月

来源:2006年10月 总第127期  |  作者:本刊记者 关鉴  |  阅读:

时光倒流十年:  BP挥师下游

199610月,几名英国石油公司(BP)的经理在大群中国官员的簇拥下前往四川仁寿,参加当地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四川维伦厂和BP成立的合资公司的开业典礼。

仁寿距离重庆40公里,之间只有路况极差的乡间土路,这让BP人员备受颠簸之苦。

这正点出了位于仁寿的四川维伦厂的特点,这家工厂建于1973年,群山环抱,是作为战备的三线工厂。

按照协议,BP将投资2.4亿美元,占合资工厂51%的股份,工厂年生产乙酸15万吨。

偌大的投资让这个偏僻地方的政府、企业和居民都欣喜若狂。三万当地居民夹道欢迎,鞭炮声震耳欲聋。

而对BP而言,这意味着其中国策略的调整。像其他外国石油公司一样,BP曾经把在中国进行石油勘探开发作为业务的重点。而且BP还是动手最早的,在1973年,当别的西方石油公司对中国还只能猜测和向往时,BP已经得到石油勘探的许可。

BP收获的同样是失望,在花掉了超过2亿美元的勘探费用后,几乎没有找到任何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油田。西方的石油公司抱怨中国政府把所有有开采前景的地区牢牢地控制在手里,留给他们的只是一片贫土。

这使得西方石油公司不得不筹划调整方向,放弃上游的勘探转向下游的炼化环节。BP卖掉了几乎所有的勘探设施,并让所剩不多的员工去“去捕捉天然气市场的机会”。

而在下游行业,大大加强了投资力度,仅与上海石化的合资项目投资就高达25亿美元。BP甚至没有放弃四川维伦厂这样的机会,原本偏僻的位置却被BP想象成未来中国腹地的销售中心。

后续:移师下游之后,BP发现这里同样有一本难念的经,比如在中国建立自有品牌加油站的计划看上去简直就是白日做梦。几年后情况开始有了转机,按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石油行业的批发和零售业务将对外资依次放开,长久的等待之后,外国石油公司看上去将开始收获成果。

2006年初,传出BP将以140亿美元收购中石化25%股权的消息,尽管中石化和BP先后予以否认,但行业人士认为对石油消费量剧增、迫切需要国际石油资源满足能源需求的中国来说,以国有石油公司的股权换油源,通过开放市场保证石油供应已是一种发展方向,但中国政府不会轻易给BP亮绿灯,以免留下石油这样的战略产业将很快全面开放的印象。西方石油公司在中国依然需要耐心。


时光倒流二十年: 欢迎你,米奇

每周日下午六点半到七点的半个小时,成了中国孩子的节日。

带给他们欢乐的是美国迪士尼公司一对著名的卡通偶象——米老鼠和唐老鸭。四十年前,它们以还稍显简陋的形象征服了孩子们的祖父母,现在又一次让中国小观众瞪大了眼睛。

198610月,迪士尼公司与中国中央电视台签署协议,在此后为期两年的时间里,授权央视每周末播放迪士尼动画片。

当时,西方媒体把米奇和唐纳德这对快乐精灵40年后再次落户中国形容为一次“入侵”,在他们看来,这件事的实质在于迪士尼已经成功地将遮蔽神秘东方国度的帷幕撕开了一道口子,这个媒体帝国一系列的产品随后将滚滚而来。

不过,这也的确是迪士尼心中所想,公司高层承认,长期计划是在中国销售有迪士尼标志的商品,分销迪士尼出品的电影,以及出版书籍和杂志。

甚至,有更大的梦想在米老鼠的心中酝酿——在中国建设迪士尼乐园。其时,除了美国本土和日本东京,欧洲的迪士尼乐园也才刚刚开业。

迪士尼公司对实现这些目标有充足的信心,按照其乐观的估计,观看米老鼠和唐老鸭的中国观众将超过一亿。迪士尼公司自信满满,以至于强调建设中国迪士尼乐园的前提条件是中国政府提供主要的财政支持。

后续:尽管迪士尼帝国可以制造出一大批乘坐飞毯的人物,但事实证明相比之下中国才是真正的魔幻王国,把握它的口味和喜好并不容易。20年来,迪士尼取得的成绩不少,但似乎也未超出市场培育阶段太远。2005年,迪士尼组织了一项“鼓励孩子读书”的活动——联合了全国各地的少年宫,组织孩子们读迪士尼的故事,了解迪士尼卡通人物,并且发挥想像力绘画米老鼠的形象。在上海甚至北京建设迪士尼乐园的消息虽然一直未曾中断,迪士尼最终还是选择了更现实的地点香港,但这远非大获成功。香港迪士尼明显水土不服。中国人对迪士尼卡通人物不够熟悉,这是乐园在首年运营中未能实现吸引560万游客目标的原因之一。为此,迪士尼计划在其主题公园开设背景介绍课程,以便向中国大陆的游客更好地介绍米老鼠和唐老鸭。


时光倒流二十年:送给老外的第一份厚礼

这年秋天,在中国淘金的老外们初次尝到了心满意足的滋味:他们的抱怨得到了回应。

1986年的中国经济正处在转折关头,由于之前以放权让利为主要措施的改革大大刺激起了地方的投资冲动,经济有了过热的苗头,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中央政府不得不收紧了对外汇的控制,合资企业利润不能以外汇支付,汇出境外也受到限制。

这些和以前积累的种种抱怨——繁琐的官僚程序,不尽人意的基础设施,原本一腔热情的外商不禁情绪低落下来,在中国依稀可见的盈利前景分明要变幻成一个大大的问号。1986年上半年,外商投资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首度下降。

中国领导人及时进行了安抚,在不同场合重申了中国坚持改革的决心,并承诺将采取措施解决外商的问题。

而具体的措施就是1011发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这些新规定旨在帮助外资企业降低劳动成本,减少其税收和土地使用费,并在基础设施服务和贷款方面得到优先照顾。

更令外商满意的是,在企业管理方面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他们可以制定生产计划,雇用和解雇员工,确定工资水平,“使用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也就是资本主义的方式”,外商们这么理解。

后续:为外商提供优惠措施此后一直是中国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招徕外商的不二法门,2000年以后,中国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但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消除对内资企业的逆向歧视已是大势所趋 ,到2006年,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已经进入倒计时。


追溯:一年河东、一年河西
 

帕特里夏·邓恩(Patricia Dunn)20052月把前CEO卡莉(Carly Fiorina )扫地出门时,绝没想到今天的局面。当时,撤换卡莉的消息传到了媒体那里。为了查出泄密者,惠普雇佣私家侦探展开调查,反倒获得多位惠普高层和记者的家庭电话记录。如今这件事被揭发。美国国会、联邦和州政府的一些机构开始介入调查,重压之下,董事长邓恩于923辞职,ceo马克·赫德即刻上任。

不过,赢家不止赫德一人。卡莉的新书《艰难选择》于109面世,去年的丑闻几乎成了免费宣传。惠普的一些内部人士担心这本366页的书会给丑闻火上浇油。他们的担心不无道里,据说这本书第一句话就是:“到最后,董事会失去了面对我的勇气”。

事实上,卡莉可不是无辜角色,即使支持者也承认她不及继任者马克·赫德的能力:缺少运营管理的技巧,也不愿引进合适人才。与此对应的是卡莉在书中提到7次“哭泣事件”,还有一次“几乎哭出来”。卡莉的优势或许在于,即使有各种阻碍,她也会一路“哭”着跑到安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