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发布《2007年全球经济展望:应对下一波全球化浪潮》报告,预测全球化会促进在未来25年平均收入加快增长,增速将超过1980-2005年,其中发展中国家将起重要作用。
驾驭下一波全球化浪潮
请向前设想25年。
请想象一下一个发展中国家作为全球重要经济增长动力的世界。
请再想象一下一个全球经济购买力的一半或一半以上来自估计大约拥有12亿“中产阶级”的发展中国家的世界。
请再想象一下一个每天靠不到一美元生存的人口的数量在2003年从目前的11亿减少到5.5亿的世界。
这些都是世界银行新发表的一份题为《2007年全球经济展望:应对下一波全球化浪潮》的报告中所列出的情景。
该报告的主要作者和贸易局的经济顾问Richard Newfarmer认为,这个转变了的世界反映了近来的持续的趋势。过去十年来,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加快了,并有望在中期和长期内保持强劲的势头。世行预测部主任Hans Timmer说,“我们预计,发展中国家今年的增长速度将达到7%,并在2007年和2008年超过6%,比高收入国家可能达到的2.6%快两倍以上。”
全球化会促进在未来25年平均收入加快增长,增速将超过1980-2005年,其中发展中国家将起重要作用。但是,如果不加以认真管理,随之而来的可能还有收入不平等扩大,并对环境造成潜在的严重压力。
在未来25年,全球化会如何塑造全球经济,报告的“中心情景”预测全球经济有可能从2005年的35万亿美元到2030年扩大到72万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在这一时期保持基础广泛的经济增长将会对全球贫困状况产生重大影响。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弗朗索瓦·布吉尼翁说:“生活在每天一美元贫困线下的人数可以减少一半,从现在的11亿人到2030年减少到5.5亿人。不过,部分地区,主要是非洲地区有可能落后。此外,收入不平等现象在很多国家有可能会扩大,从而进一步加剧目前对国家之间不平等现象的担忧。”
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到2030年可能会增加三倍多,达到27万亿美元。贸易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将会从目前的四分之一增加到三分之一以上。增加部分约有一半可能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在20年前仅占发达国家制造业产品进口的14%,而目前已达40%,到2030年有可能达到65%以上。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需求日益成为拉动全球经济的火车头。
市场一体化的继续推进将会给世界各地的就业形势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世界银行发展预测局局长尤里•达杜什说:“随着贸易的扩大和技术向发展中国家的迅速扩散,世界各地的非技术工人以及部分低技能白领工人将会面临日益激烈的来自境外的竞争。政府不应试图保持现有的就业状况,而是需要帮助下岗工人,给他们提供新的机会。改善教育和加大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是长远解决办法的一项关键内容。”
全球化会为许多人带来收益。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的12亿人民,即世界人口的15%,将属于“全球中层阶级,”比目前的4亿大大增加。这个群体将会拥有人均4000至1.7万美元的购买力,将会有机会进行国际旅行、购买汽车和其他先进的耐用消费品、获得国际水平的教育并在本国和世界经济中塑造政策和体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报告警告说,下一波全球化浪潮将会加大对“全球公共资源”的压力,从而危害到长远进步。各国需要共同努力,在涉及到全球公共物品的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包括全球气候变暖、遏制禽流感等传染病、防止世界鱼类大量减少等。
全球变暖是一个严重的风险。产出增加意味着在没有广泛改变政策的情况下,温室气体年排放量到2030年将增加约50%。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政策必须要促进“清洁”增长,从而把排放量限制在最终能使大气层趋于稳定的水平。此外,贫困国家需要获得发展援助来适应未来的环境变化,包括为他们参与碳融资交易市场提供帮助。
结论是,快速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给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和国际官员增加了新的负担。就国家而言,政府需要通过在教育、基础设施和帮助下岗工人的配套机制方面进行有利穷人的投资,确保将贫困人口纳入经济增长的进程。政府需要为工人提供帮助和加大投资,与此同时促进而不是抵制变化。在国际方面,报告呼吁强化应对全球公共资源威胁的机制,同时呼吁增加和改善发展援助。降低贸易壁垒也至关重要,因为这样可以为贫困国家和贫困人民创造新的机会。
请点击这里下载世界银行报告:《2007年全球经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