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零售业扩张是一场投资组合博弈,只有实现国家、零售业态和运营模式的最优组合,方能赢得成功。

最佳零售扩张点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  作者:张述冠  |  阅读:

零售是全球化投资的一个重点领域。近几年来,新兴市场一直是零售投资的热点区域。科尔尼公司近期发布了2011年适宜全球零售业扩张的最佳发展中国家指数。数据显示,缘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投资疲惫尚未产生,南美洲成为最吸引全球零售商的投资目的地。

全球零售发展指数(GRDI)根据经济和政治风险、零售市场吸引力、零售市场饱和度、GDP涨幅与零售业涨幅差异等25个可变因素,对新兴国家零售业扩张吸引力进行排序,为零售商确定其全球发展战略的优先次序提供了一张投资路线参考图。

该排名反映了全球市场发生的巨大变化,及其对不同新兴经济体产生的影响。南美国家在经济衰退期蓬勃发展。除巴西名列2011年GRDI第一之外,乌拉圭、智利和秘鲁等国也位居前十。

巴西零售市场的扩张潜力之所以最被看好,主要缘于以下几方面:首先,巴西未来的经济增长预期良好,未来5年的GDP增幅预计都将保持在5%的高水平;其次,巴西人口众多,城市化程度高;除此以外,巴西将在2014年举办世界杯足球赛,2016年举办奥运会,为此,巴西政府正在规划对基础设施进行极具规模的投资,外国资本流入量也必将大幅增长。

乌拉圭的GRDI排名从去年的第八跃至今年的第二位。智利从2009年的经济萧条中强势恢复,其GRDI指数排名升至第三。目前智利被认为是南美最有竞争力的市场之一。政府颁布了刺激计划来鼓励零售消费,使得2010年智利的GDP上涨5.2%,预计2011年还将上升6.1%。

2011年GRDI指数中排名较高的另一地区是中东和北非。虽然政治动乱可能影响进入埃及和突尼斯的近期计划,但长远来看,这一地区年轻化的人口(超过60%的人口在15-39岁之间)可能推动更强的经济稳定性,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而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预计在未来仍将保持稳定。

在2010年的GRDI指数排名中,中国名列第一。今年中国下滑到第6位。毫无疑问,中国经济持续繁荣的势头不会有变——2010年,中国的GDP增长了10.3%,2011年这一数字预计在9%和10%之间。中国的零售市场规模为2.1万亿美元,约为美国的一半。虽然高通胀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消费者的信心,但消费者依然对个人收入水平和就业前景持积极看法。中国政府制定启动内需的计划,倡导资源向国内消费转移,这会导致每年的国内消费支出增长1000亿美元。

今年中国GRDI排名下降主要原因在于,零售市场的高饱和度让人产生投资疲惫之感;另外,人口隐约的老龄化趋势,也会让有投资意愿的零售商增添一丝顾虑。中国零售市场让人产生投资疲惫,包含着以下两方面意蕴。

其一,经过多年开放,中国零售市场活跃着众多外资零售商,不仅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其触角还已经深入二三线城市甚至是农村市场,这导致中国零售市场呈现高饱和度和高竞争局面。在外资和本土零售商的攻伐下,中国零售市场整合兼并趋势正在持续。

其二,虽然中国零售市场存在巨大发展潜力,但要想在中国获得成功将越来越困难。在中国成功意味着要以中国的方式做事,简单地移植原有的运营模式将行不通。美国电器零售巨头百思买关闭其中国百思买品牌门店,只保留以前收购的原中国品牌五星门店,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科尔尼的GRDI调查已经持续了10年。过去的10年,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市场有了很大的变化:人口增长了11%,而零售场所面积从4000万平方米增长到1.3亿平方米。在这一过程中,各地区分别在不同时期向全球零售业开放,从而引起了一轮轮的零售扩张热潮。

研究表明,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发展水平,不同的风险/收益状况,这就要求零售商做出相应的定制化方案,并配备恰当的市场投资组合,平衡短期风险与长期增长的渴望。全球零售业扩张是一场投资组合博弈,只有采用国家、零售业态和运营模式的最优组合,方能赢得长期的成功。

Tags:  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