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恢复外交关系以来,共有9任外交官在中国留下足迹。抛开政绩不言,这些金发碧眼的老美都在中国收获了特殊的情感资本。

中国通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林仲旻  |  阅读:

 

第九任

洪博培(Jon M. Huntsman, Jr.)

上任:2009年8月

洪博培曾在中国台湾呆了两年,不仅能讲普通话,还熟悉闽南话。在任时,这位有点“另类”的外交官还不止一次踏着自己的“永久”牌自行车,风风火火地骑到中国外交部接受召见。这常常让外交部门口的警卫困惑—如果他真的是美国大使,他为什么不乘坐那辆有外交牌照的凯迪拉克?洪博培自认为是非常少数的那种美国人之一;“从制动系统到刹车铃,再到脚踏板,我都可以给你比较‘永久’和‘飞鸽’两种自行车的不同。”

美国驻华大使馆西侧的东方东路上有一家成都小吃,这家小吃店是洪博培最喜欢的中国饭馆之一。老板娘记得初次见到洪博培是一位客人冲她嚷嚷:“你们家发达啦!你知道那群外国人是谁吗?他们都是美国大使馆的,还有馆长呢!”

早在1999年,洪博培夫妇就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的社会福利院收养了一名孤儿,并取名为杨乐意(Gracie Mae)。洪博培说希望孩子长大以后做美国驻中国大使。

第六任

尚慕杰(James Ralph Sasser)

上任:1996年2月

尚慕杰过去几乎与中国无缘,出任驻华大使是“主动请缨”,克林顿总统给他打电话,问他有无兴趣在政府任职,他回答说:如果出任驻中国大使,还可以考虑。中方接到美方通知尚慕杰任大使的时间是1995年5月31日,当时克林顿已宣布允许李登辉访美,两国关系十分紧张,中国政府一直拖到9月22日才答复美方同意这一任命。但尚慕杰被称为“最不值得羡慕的大使”,在他任上发生美国军机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事件,美国大使馆被示威围困。1999年7月1日,尚慕杰离任,为表示对中国的念念不忘,他特意将在华收养的一只土猫带回国,结果两天后就因踩到猫背而摔落楼梯,致左臂骨折,这只可怜的猫也以“尚慕杰猫”名噪一时。

第四任

李洁明(James Roderick Lilley)

上任:1989年5月

李洁明1928年1月15日出生于中国青岛,14岁才返回美国。父亲福兰克·沃尔德·利利是美国美孚石油公司驻华营销代表。2004年,他出版了名为《中国通:亚洲冒险、间谍与外交生涯九十年》的回忆录。李洁明在中央情报局驻老挝、东京、香港和台湾的办事机构工作。

李洁明驻台期间,美台关系最大的风波,是美方于1982年8月17日发表将逐年减少对台军售的声明,即当时台湾当局“外交部次长”钱复在回忆录中所称的“‘八一七公报’风暴”。钱复与李洁明代表双方在第一线传递信息和表达各自立场,二人曾数度大动肝火地争吵。

第二任

恒安石(Arthur W. Hummel, Jr.)

上任:1981年9月

恒安石1920年出生在山西省汾阳县,他父亲叫恒慕义,他只能也姓“恒”。另外,他喜欢北宋时期锐意改革的宰相王安石,于是取名“恒安石”。恒安石是第一个拥有汉语姓名的美国驻华大使,也是第一个出生于中国的美国大使。

恒安石曾进行过抗日活动。1941年12月发生了“珍珠港事件”后,恒安石被日本人作为“敌国国民”加以拘留。在潍县拘留所被关押一年多之后,在英国难友的安排策划和中国人的协助下,于1944年5月成功逃出魔爪,加入了当地国民党的一支抗日游击队“山东挺进军第15纵队”,在山东胶东地区的高密、昌邑一带和胶济铁路沿线进行抗日活动。

第一任

伍德科特(Leonard Woodcock)

上任:1979年3月

伍德科克到北京任联络处主任前,已与前妻分居15年之久,尚未办离婚手续。到北京后,他与在联络处内工作的护士姗伦相识,姗伦比伍德科克小20多岁,温文尔雅,两人情投意合,不到一年就互订终身。伍德科克随后回国与前妻办理离婚手续。与姗伦的结婚庆宴,伍德科克还邀请了外交部及有关部门领导出席。

1980年美国大选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里根在竞选中发表了一系列亲台湾、有损中美关系的言论。当年8月26日,伍德科克大使认为有必要表明美国政府的立场,就在北京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他在会上点名批评里根的言论不当。1981年1月,里根总统刚上台.伍德科克就被炒了“鱿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