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高效地管理货币联盟,欧洲人能否在短时间内建立起美国人花了100年时间历经内战与大萧条洗礼逐步完善起来的金融机构体系?又或者,欧元区是否会轰然解体?

欧元区经济一体化能否hold得住

来源:译言网  |  作者:译: Nasca  |  阅读:

作为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罪魁,欧债乱象之所以会发生,政府与银行或许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金融政策过于草率),但真正的问题其实出在欧洲货币联盟的体制结构上,它根深蒂固,难以革除。先说几个明白无误的事实:但凡大的货币联盟,只要机制合理,就应精简管理;它需要“全联盟”的央行制定货币政策,托管货币;成员国政府如需借贷,应通过全联盟统一的债券市场进行,借贷数额应交由职能统一、效力强大的中央机构决定。

联盟内部的经济体必然发展不均,这将有碍货币管理。落后的经济体如不迎头赶上必然成为害群之马。大举借贷或能解决燃眉之急,却终将导致债台高筑,危害联盟的金融稳定,阻碍经济增长。相比之下,采取某种隐性机制,在庞大的联盟预算内将收入均衡分配以保障弱势成员国经济增长的做法要明智许多。确保穷国向富国的移民渠道畅通将最终维持联盟的稳定。

萨科齐与默克尔
迟疑了数月,默克尔和萨科齐终于提出建立一个“真正的(欧元区)经济政府”。 法新社/盖蒂图片社 帕特里克·卡瓦里克 摄

谈及货币联盟的管理之道,美利坚合众国就是个很好的典范。

美联储通过统一的债券市场管理全联盟的货币政策,而借贷政策则由联邦机构负责制定。(当然,这一机制也有出错的时候,从近日艰苦卓绝的债务上限之争就可见一斑。)各州及市政当局可按需借贷,但其份额也受到限制,毕竟它们无法通过印制钞票来偿还债务。

联邦税收制度确保了各州收入的再分配,支撑着占国民产值的20%的庞大预算。再分配是一个隐性的过程,很少有纳税人注意到,财力雄厚的州上缴联邦的税款更多,财力较弱的州则在联邦开支中受到倚重。此外,财力较弱的州从联邦就业计划获得的拨款也不成比例——军队获得的拨款最多。当然,在美国境内,移民非常容易,1/3的美国人不会定居在他们出生的那个州。

欧元区除了欧洲央行以外,再无必要的管理机制。它没有统一的债券市场,也没有统一的中央机构掌管财政政策。欧元区曾多方尝试订立法规,建立一个统领经济的中央机构,《稳定与增长公约》就是一个重要的尝试,它将成员国政府的赤字限定为国民收入的3%。但该公约既没带来稳定,也没带来增长。经济衰退的压力一出现,政府开支的限制就被打破,首先违约的就是法德两国。

由于缺少统一的债券市场,那些有意积累欧元计价资产(如养老基金,受益人退休后即可领取欧元养老金)的投资者自然而然就会选择风险相对较低的资产:如能持有德国担保的欧元债券,谁还愿意持有希腊担保的欧元债券?

此外,欧元区缺乏有效的机制支援较穷的成员国。中央预算很少(大约只占欧元区总收入的1.7%),而在“共同农业政策”这些重头戏当中,收入的再分配极不合理——主要流向了法国这类国家。其他情况下,欧元区的成员国只是一个个互不相干的财政单位。因此,竞争力较差的成员国要想筹资,除了大举借债别无他法。

尽管波兰水管工在欧洲各地可谓无处不在,但语言与文化上的明显差异使人们在欧洲境内移民远比在美国困难许多。

即便遇上最有能耐及远见的政治领导人,目前欧元区的金融机构也无法实现良好的运转。自2000年以来,由经济繁荣带来的财政挥霍制造了欧元区金融管理高效的假象。但实际上,即便是一个小环节的失误(比如希腊),也能让整个联盟无法承受。好比区区一个西弗吉尼亚州的财政问题就危及到了整个美元的命运。希腊、葡萄牙、爱尔兰三国的债务加起来还不到欧元区债务5%。

为了高效地管理货币联盟,欧洲人能否在短时间内建立起美国人花了100年时间历经内战与大萧条洗礼逐步完善起来的金融机构体系?又或者,欧元区是否会轰然解体?

这不太可能,因为欧元区解体势必引发一场经济浩劫。想想看,一张20欧元的票据,里面的钱是德国担保的欧元还是希腊担保的欧元?两者都不是:它们只代表欧元。欧元银行账户也是一样。如果欧元区真的面临着解体的可能,那么欧元就会大笔抛售,兑换成特定国家货币计价的资产(比如重新换回德国债券)。货币供应与经济活动将面临崩溃。

欧元的存在对谁最有利?德国。德国出口欧元区其他成员国的产品占其出口总量的40%,此外,一旦欧元崩溃,马克的汇率也不容乐观。如果马克大幅升值,德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将轰然崩塌,好比当前,“安全避险资产”瑞士法郎的不断升值开始令瑞士经济蒙上阴云。

既得利益的一方或许不愿为此付出,而且人们出于历史上的原因对德国处于领导之位依然心怀芥蒂,但经济发展的硬道理必将冲破这层层阻碍。近日,在市场的焦灼情绪中迟疑了20个月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萨科齐终于提出要建立一个“真正的(欧元区)经济政府”,虽然他们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表,也没有指明这样做的意义何在。萨科齐甚至宣布“欧元债券的发行终有一天会成为现实,”尽管这一天“不是在欧元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开端,而是在其结束之时。”他说,欧元债券市场的规模和吸引力将与美元市场相匹敌。

欧元区经济一体化任重道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游说诸多选民,消弭他们的抵触情绪。但是,如果各国领导人能密切配合,加上时来运转, 不出5年应该就能建立起一个效能尚可的货币联盟的机构框架。但是需要时刻铭记,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斗。

 

作者:约翰·伊特维尔,剑桥大学皇后学院院长,南加州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