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uirky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平台,为那些壮志未酬的开发者们提供大本营。
Quirky:创意加工厂
2005年,在纽约的一个地铁站内,一件事情让本·考夫曼(Ben Kaufman)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觉。他看到一个陌生的姑娘非常惬意地使用着他开发的一款耳机,这是他高中毕业那天创办的Mophie公司推出的产品之一,在这家为iPod生产配件的公司,他认识到了协作开发的力量。考夫曼回忆道,“看到倾注了自己心血的产品为人们带来好处,这是世间罕有的一种成就感,也就是那个时刻,我意识到应该帮助更多人体会这种感觉。”
4年后的2009年,他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创办了Quirky这个专注于互联网消费产品的社交网络,这个社交网络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的模式:由互联网用户完成开发和设计,生产的产品为互联网用户所用。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这天,狂风大作。考夫曼一边向办公室迈进,一边对记者介绍情况。其所在的SoHo是众多纽约零售商的桥头堡。考夫曼的公司在SoHo包下了整整一层。“我们让创新和开发变得触手可及。99%的人都是异想天开的发明创造者,他们有着伟大的产品开发点子,但是其中绝大多数没有时间、精力或者专业背景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开发梦想。”
Quirky致力改变这种状况,它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平台,为那些壮志未酬的开发者们提供大本营。
值得特别提醒的是,考夫曼年仅24岁,血气方刚,经常出言不逊,衣着随意,黑色T恤和牛仔是其惯常的搭配,这个经常把脏字儿挂在嘴边的年轻人,浑身上下有着使不完的劲儿,霸气十足、桀骜不驯。在谈起与优质家居产品大型连锁卖场Bed Bath & Beyond的合作时,那种狂热和兴奋感让人不禁怀疑他是不是在发烧。该连锁卖场在曼哈顿区第6大道的一个大卖场内,对Quirky新近研发的Pivot Power产品(一款电源板的替代品,它是一个链条式的插座,由3节插座“链条”、以4个可以在水平方向活动的接头连接而成,可一字排开,呈波浪状起伏或者弯成环状等)进行大规模的展示及售卖。而且,在Bed Bath & Beyond遍布全美的几百家卖场内,开发者们都将亲临现场,收集公众的意见。
这一由网站向实体零售店内扩张的做法,反其道而行之,为Quirky开辟了新的空间。在这个狂风暴雨的上午,政府官员、前来应聘的实习生以及真人秀节目策划团队纷纷到场。据透露,圣丹斯频道(Sundance Channel)于8月底开播了一个与Quirky有关的日播真人秀节目,参与者需要提交产品点子,争当“Quirky发明之星”,策划团队将对节目出炉前的所有一切进行贴身记录。
走入Quirky的办公室,感觉这儿不太像一家设计公司:光秃秃的白色墙壁,没有任何饰物的吊灯,堆积如山的实时更新的财务表格,以及大量用于制图的长条桌子和苹果电脑,最能够凸显专业性的莫过于一台当前最昂贵的3D打印机。
但另外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东西则彰显了公司的特色:浴缸和厕所,便于进行各种产品测试;被钉子固定住的侧开盖子的茶壶雏形,研发成功后的水壶在烧开水时将比普通水壶快2倍。其中,最能够象征该公司技术先驱身份的是一个极具科技含量的数字处理中心,能够快速对处于进入批量生产流程中的产品进行状态追踪。在以挑衅传统为基因的Quirky公司,人们还不忘记给它取了一个粗俗的名字。
考夫曼笑称自己的公司像一个校园型创业公司,但这或许并不是一个令人难堪的形容。对于这家依赖高科技的复杂平台、强调将点子化成实物、注重敲敲打打的DIY动手能力的公司而言,或许这个称谓再合适不过。
新型众包
Quirky社区如今有6.5万名注册用户,并且以每月20%的速度递增。这些用户正是考夫曼进行发明创造普及的王牌。每周都有数百位热心的智慧贡献者在这个在线平台上递交自己的点子。截至目前,还有数不胜数的创意处在研发阶段,正等待着有心人将它们一一完善。比如,能够自动进行搅拌的微波碗,铺着舒适靠垫的沙发网,有磁性的可以令人放松的瑜伽垫等。为了简化开发程序,创意产品的售价限定在150美元以内,而且以不需要任何整合软件进行辅助开发为前提。
在Quirky上活跃的大多是一些业余的开发爱好者、学生、退休人员以及热衷产品设计的个体。用户提交的点子通常由其他用户投票决定。每月,该网站都会选出最出名的两个创意,供以工程师及设计师等组成的一个内部团队进行研究,由他们做出决断,并将有价值的点子开发出雏形。在构思、设计、调色、命名乃至打造Logo等各个环节中,这个社区都扮演着协调者的角色,让社区用户各抒己见,协作参与整个开发全过程。用户在参与中不知不觉间投入了更多的情感,无形中积累了潜在购买人群。如果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Quirky预估到它有开发的价值,比如,将产品设计的样本放到网店中接受预定,如果预订量足够,则将正式进入批量生产环节。
杰里米·布朗(Jeremy Browne)对于协作开发颇有研究,他所在的Sense咨询公司,曾经成功地为耐克及宝洁公司发起协作开发项目。他建议,“在进行这类项目时,需要找到正确的人,在对的方向上思考,并且影响那些需要影响的市场。”同时,他认为Quirky以其成功的社会化媒体战略及良好的用户体验,让开发者乐于在线分享自己的创意心得。
“进行面对面的沟通非常重要,保证点子的透明度也非常重要。”在这一认识下,考夫曼设立了一个专门的部门进行开发者服务,而且公司会定期举办全员大会,邀请社区成员参加并且进行互动问答。同时,社区成员在YouTube上有丰富的视频分享资源,比如开发者的档案、产品价值评估的要点概述等。在《纽约时报》报道Quirky公司的当天凌晨,考夫曼兴奋难掩,率先爆料。总而言之,他争取一切可能的曝光机会。“这并不是因为我个人从中得到了多少乐趣,而是希望借助媒体平台,让更多的用户知道自己创意的去向,了解我们公司的资质,知道我不是那种夸夸其谈的纨绔子弟,从而放心给我们提供点子。”
在谈到公司成功推出的产品Pivot Power时,考夫曼直奔主题,讲述起了杰克·兹恩(Jake Zien)的故事。兹恩今年春天毕业于罗德岛设计学院设计系。在高中时代,兹恩便对直板式电源插座不满意,希望有所改进。他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以具有伸缩性的材料为底板,从而设计出符合各种型号及形状的链条式插座,但他的所有想法都只是一堆设计稿,苦于没有实践的平台。直到他大三发现Quirky后,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变,在他毕业之时这个创意便正式化为了一个具体的产品,并在线上售卖,同时向Bed Bath & Beyond连锁商店及电视购物公司HSN等渠道铺货。
他在Quirky平台提交这个点子仅仅花费了10美元(提交费的设置是为了杜绝有些用户以无聊的态度来胡乱张贴内容),然后便进入与Quirky内部小组及全体用户的开发讨论阶段。在上线的第一周,兹恩得到了2.8万美元的回报,这是一个十分令人满意的数据。
据考夫曼推算,将创意推进至成品的前期过程中,一般公司需要耗费20万美元的研发费用,这还只是将图纸生产出第一个产品的费用。正是因为这中间有巨大的投资风险,所以大多数人不敢将发明设想化为实践。将设想带入研发程序,助力其迈开第一步,是考夫曼的一大希望。他特别提及兹恩的例子为潜在开发者们打气。兹恩将把通过Pivot Power产品获得的第一桶金用于成立一家软件公司。“通过这个案例,开发者看到自己的点子变为成品的可能性,并清晰地了解所有的过程,深受鼓舞后,也许将开启自己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