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上,正是因为杜杜(杜蕾斯官方微博)一直都很担心,紧绷着神经,所以才能高兴到现在吧。
第一次亲密接触
我火了,真的!什么,你们还不知道?
我是杜杜啊,杜蕾斯官方微博。了解?!嘿嘿(你懂的)。
我要感谢艾菲(中国)颁给我这个奖项—2011年中国艾菲数字营销金奖,我要感谢新浪微博,感谢慧菱姐,感谢老金。因为你们,杜杜和微博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才会如此浪漫—我们唱着杜蕾斯版蓝精灵之歌,戴着杜蕾斯鞋套去看海!
杜杜来了!
我的身世挺复杂的(哭脸)。
2010年7月,有钱的快消品巨头利洁时以36亿美元收购了杜蕾斯安全套生产商SSL,半年后,终于整合完了。今年年初,中国区老总说,杜蕾斯是不是太安静了?那时候我还在娘胎里,真想大声喊:是啊,那么多媒体杜蕾斯都不能公开亮相,能不安静吗?快让我出来啊!
情人节是杜蕾斯最重要的品牌推广时机之一,看来只能在数字媒体突围了。老总说这话时已经是1月底了,在情人节到来之前,还隔着春节呢!这可急坏了慧菱姐。
慧菱姐比杜蕾斯来到利洁时还晚呢,她是2010年12月才到岗的,是利洁时公司全球第一个数字营销市场经理,杜杜的诞生与她息息相关啊。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能做什么?慧菱姐亟需找到一个传播速度快、穿透力强、可快速见效的数字媒介,她想到了微博。是年,微博大兴,当时已经有9000万用户了,但微博营销还言之过早。这时,慧菱姐想到了老金。
老金的公司是专门做口碑营销的,当时正在转型做社交网络营销,与慧菱姐的前东家也合作过。慧菱姐在和老金磋商后,赶在情人节前,2月1日,杜杜在新浪微博诞生了(笑脸)。
微力无边!
实话实说,一开始他们也没太想明白能拿杜杜做什么。
杜蕾斯想在情人节那天在北京三里屯的酒吧搞一个Party,那就先发一条微博看看吧。只要成为杜杜的粉丝,就有机会参加这个Party哦!没想到这下厉害了,来参加Party的粉丝超过了2000人,一个多月后,杜杜的粉丝就超过3万了。慧菱姐说:“这下我们都知道杜杜的厉害了,得好好重用杜杜了。听到这话,杜杜的心里那是乐开了花呀。”
老金所在公司的团队也很给力,虽然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但还是投入了不少的精力作研究,并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方法论:内容发布上注重原创性与连贯性;品牌传播上注重人性化与趣味性;粉丝沟通上注重及时性与互动性。随着粉丝越来越多,为杜杜服务的团队也越来越大。现在已经有十多个人在为杜杜服务了,覆盖了绝大多数热门的社交网络,根据平台属性的不同(如腾讯微博的用户就年轻一些,豆瓣的用户就文艺一些),发布的内容也会略做调整。 在团队构成上,以负责新浪微博的团队为例,就有专属的内容编辑(考核为每天要发8~10条左右的微博,这样的数量能保证不刷屏,内容发布前大家会沟通,从产品关联度、品牌联想度和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商讨),数据统计人员(负责粉丝的反馈统计,以及与同类品牌的比较分析等工作),即时回复人员 以及创意支持人员等。
老金说:“在社交网络,杜杜,你就是一个人,要有‘人味’,你有七情六欲,你和大家是平等的,你要放下身段,不要高高在上,说出的话要和热点建立连接点,再用合适的口气说出去。”杜杜觉得老金真的很油菜花呀(有才华)!
慧菱姐也很老到,她有超过十年的网络营销经验,和老金的营销理念非常一致,一开始就不以粉丝数为考核指标。她说:“我可以承受数字涨不上去,但承受不了虚假,因为虚假的数字会让我丧失对市场判断的准头。没错,粉丝数是个指标,但活跃度和质量更重要。”新浪微博平台开放后,慧菱姐就与第三方监测公司建立合作,让它们定期提供杜杜的分析报告。
杜蕾斯和老金的合作很有趣。微博营销还是个非常初级的市场,服务怎么定价都还没有标准可言。杜蕾斯是每个月给老金的公司付定额的费用,费用金额主要依据的是为杜蕾斯服务团队的人力投入。老金说:“现在我们主要是根据人员投入来报价,假设原来发布的原创微博占30%,现在杜蕾斯要求提升到60%,那就要添加创意人员,再如,随着粉丝越来越多,互动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也要添加人手。”
慧菱姐说:“我们不会硬性要求每个月增加多少粉丝、转发和评论。如果拿这样的指标去考核老金,就是逼着老金造假。我们和老金所在公司的团队不是外包关系,更像是一个虚拟团队的延伸,有任何情况都时刻保持互动,杜蕾斯的品牌团队、数字营销团队和老金的虚拟团队紧密联系,杜蕾斯这边相关的会议都会邀请他们参加,密切合作,定期沟通。我最骄傲的是,杜杜的粉丝除了新浪的系统配粉,其他的都是一个个争取来的。”(杜杜好感动,杜杜最讨厌僵尸粉了,杜杜要哭了。)
慧菱姐接着说:“由于微博营销是新生事物,企业内的传统营销人员还摸不着头绪,它们只会以数量论英雄,所以企业里需要有懂数字营销的人员,现在一些企业已经慢慢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市面上数字营销人员的需求很大。”
老金说:“买来的转发、评论与粉丝没有任何意义,我们要真正的客户。粉丝要做后台整理,哪些互动过,哪些用过我们的产品,对产品的评价如何等,要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老金的团队平均每天要回复400多条评论,最多的时候回了近千条)。另外,在微博传播上其实有不少技巧,比如,与其他关联品牌以及名人账号的互动就很重要。我们经过研究发现,谈论杜蕾斯的消费者常常也喜欢谈某个品牌的啤酒或是汽车,我们就会去和这些品牌做互动。今年8月26日是Mini Cooper 52岁生日,杜杜就会发一张Mini Cooper的照片@Mini Cooper,祝它生日快乐,我们之前没打过招呼,但彼此心领神会,Mini Cooper迅速和我们做了互动。经过互动,互相获得粉丝,共同发展。”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之后每个月在杜杜身上都有一些亮点事件。如:4月12日“作业本怀孕”事件、6月23日“穿着鞋套去看海”事件、8月16日“杜蕾斯蓝精灵之歌”事件……杜杜真的火了!
王石,知道吧?万科的,大人物,有超过328万粉丝(口水),哼,那又怎么样,他是杜杜的粉丝!
牛尔,知道吧?有点嗲声嗲气的,美容专家,有超过333万的粉丝(口水),哼,那又怎么样,他是杜杜的粉丝!
罗永浩,知道?那个胖子,超励志的!超过106万粉丝(口水),哼,那又怎么样,他是杜杜的粉丝!
还有很多啦。
杜杜要特别感谢的是王石大伯,他只关注了57个微博,杜杜是他唯一关注的企业官方微博。因为杜杜,他受到不少非议。9月26日,他挺身而出作回应:“是杜蕾斯官方微博不正经,还是我加了它,我就显得不正经?通过品牌官网了解成人用品市场趋势和推销方式,有什么不妥?”王大伯真爷们啊!
不可复制?
回过头来,唐骏说,他的成功可以复制(杜杜偷笑),杜杜必须说,我的成功不好复制。
在杜杜庆祝拥有十万粉丝的时候,杜杜希望能够给粉丝们一些福利,就发了一个帖子,附带杜蕾斯Love Sex 小铁盒的图片,告诉粉丝们将在转发的粉丝中进行抽奖。结果这个帖子被转发了一万多次,很多粉丝给我写私信、评论和留言。慧菱姐从中发现了很多消费者对产品的想法,汇总提供给公司相关部门协调利用这些信息。原来只是想回馈粉丝的,结果获得了这么多有价值的信息,杜杜真的要好好谢谢这些粉丝呀。
但慧菱姐说:“这也不能说全是偶然,我们本来就是把杜杜当做一个很重要的和消费者沟通的渠道,然后很弹性地去应用这个环境衍生的信息,数字媒体营销本来就是如此。之所以说杜杜的成功不好复制,是因为我们一直在变,过去的就只能是过去了,做数字营销就是要时刻关注未来,接住下一波浪潮,而不是看过去。今年是微博,谁知道明年还是不是呢?我们不管浪从哪边打过来都要接得住。”(杜杜觉得这话听起来好人哦,但市场竞争就是这样咯。)
杜杜还要讲小铁盒接下来的故事。由于有不少杜杜的粉丝都非常想要香港专卖的铁盒装杜蕾斯,信息都反馈到杜杜这里来了。铁盒装是由独立的设计师所设计,由于版权的缘由,所以是全球限量,但为了满足大陆的消费者,公司就调集了7万5千盒铁盒装到大陆的屈臣氏零售。然后通过微博告诉粉丝们—屈臣氏有卖哦!“十一”期间,7天就售罄了。
粉丝们很开心,杜杜更开心。
未来难测。
其实,杜杜一直都很担心,粉丝们对杜杜会不会厌倦了呢?老金团队的创意能不能一直那么给力呢?“杜蕾斯雨夜传奇”的微博三天内转发超过9万次的辉煌什么时候还能再现呀?但老金很自信,他说:“当然可持续,再做30年都没问题,创意是无止境的。奔驰、可乐上百年了,广告不是一直在做吗?”这话杜杜听了真的很感动啊。老金的话很悲壮:“互联网不会死掉,消费者依赖互联网的程度越来越深,数字营销永远存在。”
但老金其实有别的想法:“对于客户,我带你一段时间,有能力了你们自己做内容,因为只有企业才最了解自己的品牌。我们应该是作咨询、作分析,提供报告和指导,做后台服务才是微博营销的正道。现在我们做得太累,每条神经都在绷着啊,每分钟都盯在网上,随时等着网上的新鲜事,以便用来创作,粉丝的评论也时刻不能懈怠……”
是啊,慧菱姐也说:“微博是最有利也最危险的一个平台,有必要的时候,真的是24小时都要盯着。”对于老金团队发的微博,慧菱姐大体是比较放心的,但觉得不合适的也会立即修改或删除。在微博上,危机一旦爆发就不可挽回啊,时下不少品牌遭遇的危机都是前车之鉴!
这就是杜杜和微博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八个多月来,就和谈恋爱一样,开心的事儿当然有啊,但担心的事儿也不少。哎,在微博上,正是因为杜杜一直都很担心,紧绷着神经,所以才能高兴到现在吧。你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