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牛肉面反映的国计民生

一碗牛肉面的宜居城市排行榜

来源:万科周刊  |  作者:东耳  |  阅读:

2006年10月,在经历了2月份西固山地区的一次部分上涨后,兰州市的牛肉拉面馆突然集体发力,一夜之间全部上涨到2.5元一碗。

一时间兰州城议论纷纷,群情激愤。当地媒体和网络论坛一如既往地展开大讨论。阴谋论和垄断论层出不穷,几乎9成的民众在公开发表意见时都表示了反对。甚至10月25号时,兰州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兰州市价格监督检查条例(草案)》的新闻传出时,当地的报纸大多采用的是“牛肉面涨价将受价格监督”的新闻标题。

牛肉面对兰州人的非常江湖地位可以理解,牛肉面价格一直是这个城市最重要的民生价格之一。在1982年至1985年,牛肉面价格为每碗0.25元;后来调整到每碗0.50元,再后来又调整到了0.75元。199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慢慢调整到1.5元,再后来到1997年的1.7元和1.8元。2003年10月,全市刮起牛肉面涨价风,调整到2.20元,但没有实现,只执行了两个月,从2004年6月开始,正式调整到2.20元,到今年跃为2.5元,速度超过以往,难怪得到不少埋怨。

而事实上,这也是在中国大地上流传最广的食物之一,普及性远远超过麦当劳,由于原料价格较为一统,操作方法也比较简单,以它的价格差来看中国各地差异,显然比麦当劳等合理得多。

当然在这里,所谓“品牌牛肉面”不属于比较范畴,首先它们多为全国定价;其次这些品牌牛肉面售价之高昂,实与普罗民众生活有出入,台湾岛企业顶新在沿海各城市推出的“康师傅牛肉面馆”,主推的“私房红烧牛肉面”价格为16元一碗,这即使与最大的两个城市北京上海比,主流价格都要超过了8到10元,更别说它还有特供的“极品牛肉面”98元一碗了。

另外,在少部分地区,牛肉面不是那么受欢迎(比如在浙江,大排面显然更具普适价值),在这些地区,拿早餐或午餐最受欢迎的粉面来与之相比,可能更为合适。因此我们选取了国内27个城市的牛肉面或大排面价格,来对国 内城市的真实经济实力和居民消费水平做一个有趣的对比。 

这个排行大致与人们心中的印象符合:大城市和沿海城市普遍偏高,边境城市由于物流成本高昂,也维持在一个高位上。而内陆城市的低物价,是跟低工资紧密相关的。

单纯的看物价没有办法比较城市真实的购买力,如果与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这个排行立即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

由表二可以看出,不同城市之间,牛肉面价格和收入大体上还算成正比,但也有少数城市例外:比如拉萨、乌鲁木齐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广州的一半,却和广州共享着一样的牛肉面价格。这就是说,广州人工作一年可以买3657碗牛肉面,而乌鲁木齐人却只能买2163碗牛肉面。南宁、东莞、西宁和重庆是牛肉面性价比最高的城市。当然,考虑到除了牛肉面,大家还要吃麦当劳买全国一样价的百货商场品牌服装,钞票更多的东莞人和广州人,购买力还是要比几个内地城市好一些。

在《经济学人》的麦当劳巨无霸指数理论中,通常假定各国的麦当劳价格在自由市场的前提下会趋向一致。不同的价格往往代表了该国的汇率被高估或低估。而在一国之内通常是不存在多种货币的(港澳是个例外),牛肉面的价差和平价力购买的差别无法反映汇率,但却可能反映其他消费品价格的合理程度。我们且先来看看各城市的房价与收入比。

曾经在民间流传着一个牛肉面房价原理,这个看起来象是戏言的原理认为,当地售卖一碗牛肉面(当然也可能是大排面或鳝鱼面)的价格乘以1000倍,得出的就是房价。

有时候这显得颇为正确,比如在去年的深圳的口岸地区,一碗面可能要12元,乘以1000的话,跟该区域的房价差不多。而在深圳关外吃碗面,5元足亦,乘以1000也跟当地的房价差不多。即使今年的房价跟去年的相比已不同,但不同区域的比值仍然大体是平衡的,如果这其中出现了巨大的不平衡,那就说明房价被高估或低估了。  

这个表很明显的反映了各地牛肉面购买力和商品房购买力的差距以及“和谐程度”。东莞和西宁两个城市,无论是购买商品房,还是买一碗牛肉面,都远超过大部分城市。而东莞人到手的人民币又比西宁人高出1倍,从购买力上来说,东莞成为了这27个城市中居家最轻松的。

房价指数明显高出牛肉面指数的城市有佛山、海口和乌鲁木齐和郑州,位次都甩出了10多位,显示出这些城市的房价仍然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西安、拉萨也是房价指数排位高于牛肉面指数排位很多,然而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这两个城市的问题恐怕还是面条和牛肉的价格过高了。

哪几个城市当得起“生活艰难”呢?无疑是两项排名双双在20名后的两个城市,比如杭州、北京。不过,北京的食物物价和房价排位的差距没有杭州大,显示北京比杭州有更大的抗跌能力。

牛肉面指数排位明显高出房价徘位的城市有上海、成都、大连、厦门和广州深圳等等,这几个城市的房价在高位运转的势头尚无下停的趋势。相比之下,食品支出要廉价得多,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已经拥有住房的本土居民在这些城市生活仍然是相对安逸的,而对外地人来说,选择置业或是租赁所承受的压力差别往往是最大的,政策和新闻的敏感度也是最高的,一有相关新闻,很容易造成市场波动。

至于两者排位最相似的,通常也说明该地的房价与实际需求相差不大,属于比较稳健地发展。温州、天津、北京和哈尔滨等城市便属于此列,整体消费不容易出现波动。

说起来,一碗牛肉面,可以反映出来的东西不仅仅是一个饮食的问题,却也不能说明全体。毕竟物价与购买力是个复杂的系统,就象麦当劳巨无霸并不能真正精确的显示各国汇率误差一样,用牛肉面的价格去衡量其他物价也仅仅是一个可供谈资的比较,当然它比起用其他商品,欺骗性更小——毕竟它是这么的普遍,相对中国其他食物又显得更为简单和标准。

当然,即使我们的技术无误,使用比牛肉面更精确的参数做出正确的购买力平价,也是不能直接作为普通人的生活水平的衡量尺度的。生活水平的决定因素很多,治安水平、住宅质量、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空气污染程度、国际化程度和消费者保护法的力度等等,很难测定,并且未能在经济数据中反映出来。所以,这个搜索宜居城市的牛肉面行动,更可以看成是对巨无霸指数(BIG MAC INDEX)的一次游戏般的致敬。

Tags:  购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