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编译】台湾大选在即,侧闻美国人眼中的台湾以及台海命运

台湾民众忙投票 两岸纽带风中飘

来源:纽约时报  |  作者:英俊/译  |  阅读:

在第一任期即将结束之际,马英九总统眼下有一连串的难题。这些难题西方政客们并不陌生:工资水平停滞,贫富差距拉大,房屋价格高涨,继而将年轻市民们拒在有房族门外。

本月的大选中,他的主要对手已夸下海口,要创造高薪职位,修建80万套廉价住房,并对退休人员和农民群众发放慷慨的补贴。

 1月14日选民将走向投票点,这是自1996年台湾摆脱一党执政以来的第五次大选。究竟选择谁要看每个选民对一个特殊重要的问题有什么样的看法:这个拥有2300万人口、充满生机的宝岛究竟将其与中国大陆小心谨慎的拥抱加紧,放松,还是放开?

在中国大陆的那场生死内战后,倒戈的国民党被赶到了这里,自此大陆和台湾处于正式的战争状态。大陆政府只想统一,即使动用武力而无悔。几十年内政翻江倒海,双方对彼此的警觉一刻没有放松。中国大陆富裕了,地区影响加大了,大陆赴台游客如雨后春笋了,这个文化相仿、政治互疑的紧张关系给人们抛出的问题越来越紧迫和显著了。

在61岁的国民党人马英九的监督下一个个协议被签署,为普通的两岸民众的交流方式带来了一场革命。两岸间,现在有直飞直邮,新的运输航线,以及标志性的自由贸易协议,为几百种商品大幅降低关税。

这些协议为蜂拥而至的大陆游客敞开了大门。11月份有21.3万游客赴台,比上年同比增长30%。这些游客活跃了当地经济,带去了比去年多30亿美元的收入。在“第一次”榜单中还有一对来自大陆的大熊猫,这是对马先生亲北京之为的一个小奖励。而且如今有近1000名大陆学生就读于台湾高校。

两岸接触的爆炸惊醒了老的敏感神经,还促生了新的担忧。

Nathan Batto 是位于台北市的一家名为Academia Sinica的研究机构的一名政治学家。他表示,对于大多数选民来说根本性的问题是台湾能否保持自治。

他说:“在这里,决定所有选举的唯一问题是我们是谁,我们想成为谁,台湾与大陆是拉近关系还是保持距离?

在这次大选上,美国没有公开表态,但是私下,有些官员对马先生的主要对手的参选表示不安。她便是蔡英文,55岁,学者,前政府高官,其民进党历来主张正式独立。过去,对独立的摇旗呐喊都使大陆坐不住,使美国这位台湾的铁杆盟友和军火供应商头疼。

北京方面在其电文中从没在厚此薄彼上遮遮掩掩。在一次近期的新闻发布会上,台事办发言人表示,蔡英文女士的胜利将不可避免地威胁到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在台湾错综复杂的派系中有原住民和比国民党先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到达并定居的人们的后裔。用商业思想武装头脑的台湾人知道哪儿能赚钱:上百万个在大陆工作和投资的台湾人站出来支持国民党和马先生。

我们当然不想毁掉现状”,刘先生说。他是台北101大厦的一个负责人。这是一个地标式的绿色玻璃塔楼,屹立在台北的上空。他说,大陆游客挤满了塔楼的瞭望台和高档商铺,帮他们提前3年收回了18亿美元的建设投资。

我们希望这种状态持续下去”,他说。

支持民进党的传统阵营中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向国民党倾斜,甚至是蔡英文的出生地,位于台湾南部的屏东县。当地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自从2008年,受马先生新贸易政策鼓舞的大陆官员把大把大把的钞票摆在屏东县种植芒果、香蕉和兰花的农民面前。

台湾区花卉输出业同业公会的一名官员表示,“马总统保证过他要开放与大陆的农货市场,并在上任的第一个月就做到了。”

如果你去问我的邻居们,他们会说自己是绿色的,但是内心里都已经有一抹蓝了,”他说,暗喻国民党的蓝色党旗和民进党的绿色党旗。

但是关系的缓和让根深蒂固的恐惧找到了燃料,并在蔡英文和民进党的煽风点火下,人们开始怀疑这座岛屿与隔壁的庞然大物的关系是否过于暧昧了。

说白了,中国除了想吞掉我们什么都不想要,而国民党是在拱手相送,”上个月参加游行的周女士这样说,她是一名退休护士。

本次大选自始至终围绕着个人利益和口水战进行。上周,蔡英文及其代理人指责马总统利用情报权力非法监视她的选举活动。马阵营一直对蔡英文在一个国资化工企业中的角色提出疑问,该企业为她提供了丰厚的报酬。但是,双方都矢口否认。

履历和形象,二人都惊人的相像。求学海外(马就读于哈佛和纽约大学,而蔡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和伦敦经济学院),早年从业于学术界。二人都是学院派,而不是偶像派。二人都承诺大规模的社会开支,恨不得满城尽盖廉价房。

民调显示,二人在统计数据上白热化角逐,第三候选人亲民党的宋楚瑜只勉强得到1/10的选票,且大部分来自现任总统的阵营。蔡英文希望在自己党的传统支持者中胜出。除了岛上的原住民和南部农民,这些支持者还包括蓝领工人,他们梦想回到90年代,那时台湾还是一个高科技生产基地。

三位领头羊在中国问题上的步伐都小心翼翼。该问题主要通过关于九二共识的辩论出现。这是北京方面与国民党领导人达成的一个模棱两可的协议,双方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并绕开了令人不快的一些具体问题。台湾的大陆事务委员会在制定两岸政策上有一言之职。曾任该委员会官员的蔡英文表示,这个协议就是天方夜谭。她希望由选民们来决定未来在与大陆的谈判中台湾应该何去何从。

尽管她已经将其政党在独立问题上的强硬态度淡化了,但是仍然提请人们注意国民党的政策是在腐蚀“台湾的主权”。在采访中,她举了一个令人不快的妥协的例子,说:“当中国游客到来时,我就得把我们的旗子收起来。”

马先生对此类抱怨一抚而过,说关系缓和已使本岛国际姿态得到加强。

北京方面已不再试图拽走仅存的几个在外交上承认台湾的国家,并且已经取消了它对台湾加入某些国际组织设置的障碍。马表示,过去三年的台海安宁对本岛及本地区带来了实惠。

台湾已不再被当成是肇事者,”马先生在采访中说,“而是一股和平的力量。”

(声明:本文原文为英文,文中引用话语可能有中文出处,但无从考证。译文为达意之举,字面出入请谅解。)

原文链接:http://www.nytimes.com/2012/01/05/world/asia/in-taiwan-elections-question-of-china-looms.html?pagewanted=all

Tags:  台湾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