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最高管理者中年轻面孔的增加,让有关年轻在企业决策中价值几何的争论又卷土重来。

你们能胜任吗?

来源:华尔街日报  |  作者:SPENCER E. ANTE / JOANN S. LUBLIN  |  阅读:

Facebook Inc.上市后,将会有一个又一个的新纪录相伴而来。不过,没有哪方面的新纪录会比这家公司27岁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长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年龄更引人侧目了。
 
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光辉国际(Korn/Ferry International)为《华尔街日报》进行的一项分析结果显示,一旦该公司成功上市,扎克伯格将成为财富1000强(Fortune 1000)企业中最年轻的首席执行长。
 
根据人力资源公司史宾沙(Spencer Stuart)的研究,在2004年到2008年间,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中,企业领导者年龄不足40岁的只有四位。据商业研究机构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Conference Board)称,2010年标准普尔500企业的时任首席执行长平均年龄为52.9岁,低于2006年的54.7岁。
 
近年来,科技企业的不少年轻管理者纷纷成为企业掌门人,这其中包括谷歌公司(Google Inc.)现年38岁的首席执行长拉里•佩奇(Larry Page)。资本市场数据研究企业Dealogic的一份报告显示,去年在美国上市的42家科技和互联网公司中,八家企业的首席执行长上市当年的年龄不到40岁。
 
这里包括Groupon Inc.的安德鲁•梅森(Andrew Mason),当时他30岁,以及当年35岁、执掌房地产信息网站Zillow Inc.的斯宾塞•拉斯科夫(Spencer Rascoff)。中国视频网站土豆网(Tudou Holdings Ltd.)去年上市时,该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长王微(Gary Wei Wang)也仅有38岁。
 
上市公司最高管理者中年轻面孔的增加,让有关年轻在企业决策中价值几何的争论又卷土重来。通常这类争论的一方会强调创造力以及熟悉新技术的好处,而另一方则强调管理者能够恪守原则地作出决策、并具备应对艰难时期经验的必要性。
 
管理学理论研究者维卫克•瓦德瓦(Vivek Wadhwa)在近期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表示,硅谷过于看重年轻的价值,这或许能够帮助解释为何近来风险投资行业内出现了大量回报不佳的投资案例。他在对500多家销售额超过100万美元且员工人数不少于五人的科技和工程技术企业进行研究后,得出了上述结论。
 
瓦德瓦发现,那些成功企业创建人的平均年龄为39岁,其中年龄超过50岁的创始人人数是年龄不足25岁的创始人人数的两倍。他的结论是,很多时候,经验的价值要大于年轻的价值,而这种情况出现的频率比很多人想象的要高。他写道,“成熟能够带来一种显而易见的优势。”
 
风险投资公司Andreessen & Horowitz的本•霍洛维茨(Ben Horowitz)于2010年在其公司网站上发了一篇文章,里面列出了相反的观点。他在文章中解释了他为何更愿意投资那些由年轻创建者管理的企业。他认为年轻人更善于发现有创意的新产品。他也承认,相对于有经验的CEO们,年轻人不大知道如何从这些产品中赚到钱。不过本认为,帮管理者掌握这个技巧相对要容易些。
 
Facebook的董事、扎克伯格的亲密战友詹姆斯•布雷耶(James W. Breyer)说,年龄问题越来越无足轻重了。他补充道,“能力、热情、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极高的智商更重要些。”
 
一旦Facebook完成上市,股东们也将会开始关注扎克伯格的成熟度问题。这位掌门人在公司创建初期曾几度暴露自己的年轻莽撞。
 
Facebook在2006年曾推出一个将用户所有网上活动集合在一起、名为“News Feed”的产品,当用户对此产品作出负面反应后,扎克伯格在公司网站上发表了一篇博客,告诉用户要“平静下来”、“深呼吸”。这篇博客的用词让很多人感到一种居高临下的狂妄。自那以后,扎克伯格从错误中吸取了教训,在随后的失礼举动后,他向用户道了歉,并向人们保证他将致力于尊重用户的隐私。
 
Facebook发言人拒绝就此进行评论。
 
此外,扎克伯格还试图以更明显的方式让自己成熟起来。去年4月份当美国总统奥巴马(President Obama)造访Facebook总部时,扎克伯格把自己标志性的阿迪达斯夹脚凉鞋换成了布鲁克斯(Brooks)慢跑鞋,而且还穿上西服、打起了领带。早期在硅谷时,他还曾试图让人帮他引荐那些经验丰富的CEO们,这其中包括英特尔公司(Intel Corp.)的保罗•奥特里尼(Paul Otellini)和微软公司(Microsoft Corp.)的比尔•盖茨(Bill Gates),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关于如何经营好一家企业的建议。
 
扎克伯格在去年10月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称,经营Facebook这八年来,最让他感觉受益匪浅的是学到了如何管理团队以及如何鼓励员工。他说,“我们如今能够很好地判断出,对于不同类型的工作,哪类人更能够胜任。在我们从一个拥有50到100人左右的企业逐渐成长到如今这个规模的过程中,这方面的经验是我之前从来没有过的。”
 
有关年轻人能否执掌大权的争论不只限于科技企业。2006年,当时只有30岁的迈克尔•雷格(Michael Reger)用他从朋友和家人那里筹得的300万美元与他人合伙建立了Northern Oil & Gas Inc.。他的计划是在位于北达科他州和蒙大拿州的Bakken地层中开采石油。当时,该区域在全球原油行业中处于不受重视的地位,因为那里的石油开采难度过大,此前一直被视为畏途。不过随后一年,一些心有不甘的创业者利用新技术将那里的储油层发掘了出来,导致该区域的原油产量激增。
 
雷格的父亲当初强烈反对雷格的行为。上世纪80年代初,雷格的父亲曾亲历过家族采矿权租赁生意的失败。雷格的父亲说,迈克尔的行为“对于我们这些老人来说闻所未闻,而且风险太高了。”不过这位年轻的企业家在80年代石油危机发生时才七岁,对于冒险,他不像他的父辈那样避之唯恐不及。
 
在谈及自己的年轻时,雷格说,“这实际上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之一。我们不怕把资金投入油田开发,因为我们以前从没经历过石油泡沫破灭的打击。”
 
年轻的确会带来挑战。去年秋天,当Groupon的梅森在进行巡回路演,游说投资者去购买该公司价值数亿美元的股票时,他Twitter账户上显示的照片是他穿着平脚短裤和T恤衫,正在兴高采烈地打开一个任天堂Wii游戏机的包装盒。
 
年轻的CEO们通常需要那些更持重的管理者的帮助。2006年,当乔希•詹姆斯(Josh James)将他的网站分析公司Omniture Inc.上市时,他只有32岁。为了弥补自身经验的不足,詹姆斯请来了一位经验丰富的销售高管和一位首席财务长。这位销售高管曾管理过价值4,000万美元的业务,而那位首席财务长过去则经营过一家销售额达1.5亿美元的公司。
 
Northern Oil近来聘请了该公司第一位年逾40的员工──56岁的托马斯•斯托尔克(Thomas W. Stoelk)。斯托尔克于去年12月12日走马上任,出任该公司的首席财务长。这是他第一次为一位比他小20岁的老板工作,不过斯托尔克说,在他权衡是否接受任命时,这个因素不在他的考虑范畴内。
 
尽管如此,雷格仍有些担心,其他年长的高管可能不会愿意加入一家管理团队中除了首席财务长以外的所有人年龄都在30多岁的公司。他说,“这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个挑战。”
 
年轻的CEO们可能还会发现,在时势艰难时,更有经验的管理者或许会胸有成竹,而他们却只能摸索前行。2006年,当年32岁的马修•麦考利(Matthew McCauley)走马上任,成为金宝贝公司(Gymboree Corp.)成立以来最年轻的首席执行长,这时距离他加入这家零售专卖店主管物流业务还不到五年的时间。
 
麦考利说,他从未经历过“试错”的过程,这让他可以有更大的空间,对这家儿童服装连锁店采用与以往不同的思路。不过,这也让他在上任仅六个月后就不得不面临必须叫停一个亏损女装品牌Janeville的困境时,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他说,“我之前从没有经营过一个完整的业务,当然也没有关闭过一个完整业务。如果我之间见识过,我将会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这样也就会容易些。”
 
麦考利叫来了他手下的那些高级主管,向他们阐述了Janeville面临的问题,然后要求他们提供解决方案。主管们也都认为这一产品需要下线,这一决定导致109名员工失去了工作。麦考利说,“那次经历之后,我再也不希望让任何人失去工作了。”
Tags:  CEO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