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典礼,就是好莱坞为电影工业做的一个大广告。
艺术家的怀旧之夜
在刚刚结束的第8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执导的黑白无声电影《艺术家》(The Artist)和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雨果》(Hugo)各夺得五个奖项,但无疑《艺术家》是奥斯卡之夜的最大赢家。
《雨果》和《艺术家》今年分别以11项和10项提名成为奥斯卡上的种子选手。典礼开始后,《雨果》先声夺人,一开场就将最先颁出的最佳摄影奖和最佳艺术指导奖纳入囊中。典礼举行不到一个小时,《雨果》已经有四奖在手。
但是在技术性奖项陆续颁出之后,《艺术家》后来居上,最后将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影片几个重量级奖项全部拿下,让第84届奥斯卡成了名副其实的“艺术家之夜”。
《艺术家》是1929年第一届奥斯卡以来,首个获得奥斯卡最高奖项的无声影片,这部黑白电影展现出的怀旧气氛,同颁奖典礼上“回归传统”、“向电影致敬”的主题相得益彰。
这一届奥斯卡“怀旧”的基调,在主持人比利•克里斯托出现在电视荧幕上的那一刻,就已经定了下来。
近些年奥斯卡的主办方美国电影学院一直苦于电视转播收视率的下降,为了防止观众继续流失,尤其是吸引年轻的受众群体,电影学院想了很多办法。去年找来安•海瑟薇和詹姆斯•弗兰科两个年轻主持人,结果被证明效果很差,还招致了很多批评。
今年由于奥斯卡典礼制作人因故临时换马,阴差阳错,老将克里斯托重新出山担任主持。克里斯托被认为是奥斯卡历史上同鲍勃•霍普和强尼•卡森齐名的三大最佳主持人。此前曾经主持过八次奥斯卡。虽然第九次主持驾轻就熟,但是克里斯托没有掉以轻心,从一开场,就把他以往主持奥斯卡时最受欢迎的一些手段全都搬了出来,让观众们仿佛回到了上世纪90年代。
在接受《娱乐周刊》的专访时,克里斯托曾提到,他1990年第一次主持奥斯卡时,一上台竟然感到了一种回家了的感觉。在这次颁奖礼上,克里斯托又唱又跳,妙语连珠,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们觉得,台上台下竞争各种奖项的好莱坞明星其实是一个热闹的大家庭。
在获得多项提名的电影《后裔》中,乔治•克鲁尼饰演的角色就是靠回归传统,渡过了生活中的危机,获得了内心的平静。美国电影学院大概受了启发,意识到回归传统也是拯救奥斯卡的最佳办法。
另一部获奖最多的《雨果》,是通过讲述电影制作先驱梅里爱的故事向电影致敬的影片。马丁•斯科塞斯的这部作品,不仅有一个温馨的故事内核,同时还运用了最先进的3D摄影技术。其击败《人猿星球前传》(The Rise of Planet Apes)和《变形金刚3》(Transformers3)两个强敌获得最佳视觉效果奖,尤为难得。
在表演类的奖项中,克里斯多夫•普卢默凭借在《初学者》(The Beginners)中的出色演出获得了最佳男配角奖,这位曾经在经典影片《音乐之声》中扮演上校的老帅哥今年已经82岁高龄了。获得女配角的是在电影《相助》(The Help)中扮演女仆的黑人演员奥克塔维亚•斯潘塞。
《相助》是由美国畅销小说改编的一部电影,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时期美国南部一群黑人女仆的故事。这部电影最初上映时并没有得到太多媒体的关注,但是进入颁奖季节后,却被评委们看好,越来越红。影片女主演维拉•戴维斯也是影后的有力竞争者。
不过最后影后的桂冠还是落在老将梅丽尔•斯特里普的头上。在中国被无数影迷亲切称为“梅姑”的斯特里普在好莱坞也是女神一般的人物,此前靠17次奥斯卡提名成为历史上被提名次数最多的演员,这次是她时隔29年后第三次获得奥斯卡。
夺得影帝的法国演员让•迪雅尔丹被人称作“法国的乔治•克鲁尼”。今年的奥斯卡影帝之争,也被认为是“两个克鲁尼之争”。迪雅尔丹在《艺术家》中因为不能出声,全靠肢体语言演绎角色的喜怒哀乐,所以表演难度系数要高一些,最后得奖,相信美国的克鲁尼也不会有太多意见。
另一个比较受中国观众关注的奖项“最佳外语片”被伊朗电影《一次别离》(A Separation)获得。导演法赫迪在发表获奖感言时 说,要把这个奖项献给“尊重所有文化和文明”的伊朗人民。他还说,这个奖项给了伊朗人民一个机会,庆祝自己被政治压抑太久了的古老灿烂文化。
在整个三个小时的颁奖中,“政治”只出现了这么短短的一会儿。比利•克里斯托在开场时曾开玩笑说,在解决世界经济危机上,没有什么比看一帮百万富翁在台上互相赠送小金人更好的办法了。虽然奥斯卡不能解决经济危机,但是却可以让观众们暂时忘记身边的烦恼。
在这个晚上,观众们不用再去想欧洲债务危机,不用想美国高居不下的失业率,不用想在电视上为了选票打得不可开交的共和党候选人。这些都留给明天吧。在这个晚上,奥斯卡展现给千家万户的只有锦衣华服、欢声笑语以及汤姆•克鲁斯那副似乎永远都不会老去的英俊面孔。这是奥斯卡的魔力,也是电影的魔力。
在美国,看电影绝对是第一休闲活动。72%的美国人至少每年要看一次电影。美国每年的电影观众数,要比主题公园的游客和所有体育比赛观众加起来还要多。奥斯卡典礼,就是好莱坞为电影工业做的一个大广告。虽然收视率数据要第二天才能知道,但是我觉得,第84届奥斯卡典礼,这个宣扬“电影魔力”、充满复古风的大广告,效果应该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