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莱德亚太区主席谈亚洲经济

亚洲的明天

来源:华尔街日报  |  作者:Gillian Tan  |  阅读:

采矿业即将见证行业内两大巨头──嘉能可国际公司(Glencore International AG)与斯特拉塔公司(Xstrata PLC)──的并购案,而世界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在这桩并购交易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单就资金管理量来看,贝莱德持有全球2000多家公司5%以上的股权,其中包括在斯特拉塔公司拥有的5.8%的股份,使其成为仅次于嘉能可的第二大股东。目前两家矿业公司正在磋商,欲组建一家市值高达近900亿美元的大宗商品巨头。在当前的架构下,如果反对此次交易的斯特拉塔股东持股数量超过16%,这桩交易就会受阻,对贝莱德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贝莱德管理的资产涵盖股票、现金管理、固定收益、另类投资、房地产以及2011年12月31日开始的咨询策略领域,管理的资产总额达3.513万亿美元。
贝莱德公司的亚太区主席马凯博(Mark McCombe)负责管理公司亚太地区的业务活动,包括大中华区、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度和韩国。他也是贝莱德全球执行委员会(Global Executive Committee)和全球运营委员会(Global Operating Committee)的成员。
 
马凯博在悉尼接受了吉莉安•谭(Gillian Tan)的采访,虽然他不能对并购谈判作具体的评论,但是他谈到了中国的经济、亚太地区的发展以及为什么说印度尼西亚是一个沉睡的巨人。下面是经过编辑的采访记录:
 
《华尔街日报》: 您为贝莱德亚太区制订了什么目标?
 
马凯博:我的目标不是让公司成为亚洲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而是成为亚洲最受尊敬的资产管理公司。过去的10年对投资者来说很不容易,盈利困难,市场不稳定,利率降到历史低点,只有澳大利亚的情况除外。客户们想知道我们有什么办法构建解决方案,给他们带来收益。
 
《华尔街日报》: 您对中国经济有什么看法?
 
马凯博:我看好中国经济。中国出色地对经济进行了集中管理,以应对不明朗的经济形势。目前,由于欧洲的局势和美国的结构性问题,经济不确定因素很多。我认为我们很可能看到的情况是,即使中国领导层出现变动,他们也会尽其所能保持经济发展的速度。这对于那些考虑在这一地区进行风险资产投资的人来说是一个好兆头。
 
《华尔街日报》: 您还看好其他亚洲国家吗?
 
马凯博:我一直认为印度尼西亚是一个沉睡的巨人。他们正试图解决很多的结构性问题。
 
我有幸在土耳其工作过三年。那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国家,情况与印度尼西亚相似,经常会陷入这样的状况:恶性通货膨胀、腐败的政府或短命的政府、经济管理不善和庞大的灰色经济。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当他们的政局稳定,并且政府有相对明确的任务和方向时,他们就能控制住通货膨胀,也就是说,他们通过增税对货币和财政方面进行有效控制,引来了大量外商投资。
 
从2003年至今,那些因素将土耳其从一个经商和投资都不具吸引力的地方变成了一个投资环境良好之地。印度尼西亚也属于这一类情况,但是要更落后一些。
 
《华尔街日报》: 对印度您怎么看?
 
马凯博:我看好印度的原因有所不同。我喜欢这里浓厚的创业氛围;我认为小企业是这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印度发展的过程更加起伏不定一些──经济监管松散的时候就会这样。我觉得基础设施仍然是他们面临的一个大挑战。要赶上中国,他们依然任重道远。
 
《华尔街日报》: 关于澳大利亚对中国形成依赖一事您有什么看法?
 
马凯博:澳大利亚经济的增长活力实际上反映出了一些区域间贸易模式的发展,也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轨道,就是说中国要寻求资源或者寻找能提供所需原材料的伙伴,而这一点澳大利亚就做得到。这里不存在什么问题,如果说有问题的话,那也就是中国长期贸易伙伴也许会发生大的改变,很多国家愿意替代澳大利亚的位置。
 
《华尔街日报》: 汇率居高的澳元会妨碍对内投资吗?
 
马凯博:几乎哪儿有市场,哪儿就有贝莱德参与的交易,因此任何一种货币都可以用来交易。将一种货币走强与否看成是经济增长的障碍或动力,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成立的,它只是反映了经济发展的现状。
 
《华尔街日报》: 对于监管机构对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所做的调查,贝莱德是否感到担忧?
 
马凯博:通过安硕(iShare)的专营权,贝莱德与世界各地的监管机构都在打交道。我们很高兴能推动与监管机构的争论,因为我们相信这会有助于行业的规范管理。我知道很多争论都围绕合成ETF还是实体ETF而展开,贝莱德很高兴能起到带头作用,因为它通过安硕开创了这一行业领域,拥有深远的历史和传统。因此,我们对这一领域还有很多要补充的东西,包括保证ETF的高度透明,真正的ETF是可以直接进入市场的产品。
 
《华尔街日报》: 您好像对香港非常有好感。
 
马凯博:香港实际上是我的第二故乡,从1985年起,我就频繁地去那里──我对它充满感情。香港是座勤勉的城市,它是中国的门户,也是中国的一部分。
 
《华尔街日报》: 您在汇丰银行(HSBC)度过大部分职业生涯之后转投贝莱德,有什么感想?
 
马凯博:我认为贝莱德让我喜欢的是它的节奏。这是一家快速成长的公司,在致力于长远发展方面与汇丰非常相似。
Tags:  亚洲 贝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