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下调是有车族的好消息,却是炼油商的坏消息

油价下调背后的风险

来源:华尔街日报  |  作者:David Winning  |  阅读:

中国在周末期间宣布下调国内汽油价格,这对有车一族来说无疑是一则好消息,但此举同时也会减少炼油商的利润,并可能再次引发有关能源浪费以及新的炼油产能投资被推迟等忧虑。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ational Development & Reform Commission)周日宣布,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国内汽油价格将下调人民币220元,至每吨人民币4,980元,下调幅度为4%,这是中国政府在19个月来首次下调汽油价格。

航空煤油的出厂价也有所下调,每吨下调人民币90元。不过,令炼油商感到些许宽慰的是,其主打产品--柴油的价格并未下调,柴油同时也是数百万中国农民及渔民使用的一种燃料。

分析师们表示,此次价格下调可能激起市场的不安情绪,使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简称: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 Co., 简称:中国石油)等股票短线表现疲弱。

但上述影响将转瞬即逝,因为本次下调幅度较小,而国际油价近期降幅相对更大,中国石油巨头的炼油业务依然有望实现盈利。

一位拒绝披露姓名的中国石化管理人士表示,汽油和航空煤油仅占中国石化产品中的一小部分,而作为其主要产品柴油的价格保持不变,因此本次调价对中国石化的生产和利润的影响将是微小的。

里昂证券(亚洲)(CLSA)驻香港分析师关荣乐(Gordon Kwan)预计,价格下调将使中国石化每桶汽油毛利润最多减少3美元,这样一来每桶仍有7美元的利润,超过达到盈亏平衡所需水平的两倍。

但他补充称,中国石化同样也面临着风险,即如果原油价格大幅反弹,而中国没有重新调整成品油价格,中国石化将因此而遭受打击。

他表示,不过中国政府将减缓国内经济增速和反对能源过度消耗列为工作重点,这将有助于缓解中国石化面临的上述风险。

关荣乐指出,对中国政府来说,唯一可行的办法是上调能源价格,还利予炼油商,这也符合中国的能源安全利益,因这样可以确保炼油商有足够资金建造新的炼油设施。

中国需要更多资金投向炼油设施

中国炼油厂目前开工率在90%以上,如果要将资金导向增建炼油设施方面,炼油厂需要有利可图才行。

为补偿2006年中国石化炼油业务的亏损,中国政府向中国石化发放了50亿美元的补贴。

DBS唯高达(DBS Vickers)驻香港的油气行业分析师罗伟业(Gideon Lo)表示,他们估计,本次价格下调只会使中国炼油商炼油利润每桶减少约人民币0.70元,但国际原油价格在过去数周每桶跌幅已超过10美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调价举措面临如下风险:汽油价格下调将刺激消费者增加汽油消耗,从而导致废气排放增多,能源浪费更为严重。

分析师认为,在全球油价涨势日益承压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去年年底仍将国内成品油价格维持在历史高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出于环保的考虑。

中国政府高级官员此前曾表示,2006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下降4%的目标几乎肯定无法实现,而今年实现这一目标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此次价格下调为中国政府日后通过将汽油和柴油价格与全球原油价格挂钩,改革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留下了余地。不过,上文中提到的中国石化管理人士对道琼斯通讯社表示,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尚未提供明确的时间表。

DBS唯高达的罗伟业认为,未来中国政府可能根据国际原油价格更为频繁地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Tags:  能源 石油 油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