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航空技术,它还能给资源饥渴的中国提供当下最迫切的:节能秘技
来自以色列的新情报
除了航空技术,它还能给资源饥渴的中国提供当下最迫切的:节能秘技
在世界上,除了中印之外,还有哪两个国家间的外事访问当得起古老文明的直面相遇?
2007年1月9日,访华庆祝中以建交15周年的以色列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在北京机场走下飞机舷梯的那一刻,延续的是两个国家至少一千年的文明交往史——在宋朝都城开封,犹太人就拥有自己独立的社区。
即以奥尔默特总理本人为例,中国是他祖父的安息之地,父亲的成长热土,他自己的童年记忆。
而中国人对以色列的印象多半还停留在阿以冲突的现代国际政治中——这个弹丸小国同《圣经》中描述的一样倔强;或者津津乐道走在特拉维夫大街上,同时来自阿以双方的善意,中国人的面孔和五星红旗是身处这个冲突不断的国家最好的护身符。但没有多少人了解,通过日益加深的经贸技术往来,以色列的公司已经影响到普通中国人的生活:
你的牙膏中,多半含有贝克吉利尼公司(BK Guiliny)(以色列化学制品公司的子公司)生产的成分;你能想到樱桃番茄是从以色列开始它们的生命吗——这些种子是由海泽拉(Hazera)优质种子公司或者Zeraim Gedera开发的,在中国播种后,由耐特费姆(Netafim)的滴灌系统灌溉,并以海法化学公司的肥料滋养。
上述提到的都是以色列公司。如今,大部分中国人毫不知情地享受着来自以色列的便捷技术。事实上,自从1992年中以正式建交以来,过去14年时间里,双边贸易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40%,贸易总额从当年的5千万美元攀升至2005年的30亿美元。这也是奥尔默特总理访华更重要的原因——协助以色列产品更快地进入中国这个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在其访华期间,中以签订了中国每年从以色列进口超过5000万美元的橘、橙、柚等水果的协议。
【最小的超级技术强国】
事实上,以色列不仅仅是人们印象中的中东军事强国。由于国土狭小、资源贫瘠,加上武器研制中形成的技术实力,以色列选择了节省资源的高科技行业作为发展方向,在节水灌溉、新型农业等领域全世界独树一帜。以色列公司往往规模中等,却在某一特殊领域占据重要的市场份额,填补了全球产业链中跨国巨头们无暇顾及的空隙,已经成为某些高科技行业的“隐性冠军”,而以色列700万人口的国内市场,注定了以色列公司必须向外寻找发展空间。
以色列对中国的最大出口是高科技。以色列最大的制药企业TEVA,是世界五大跨国药企之一,在天津与中方合资开设药厂,打算把中国建成TEVA的重要研发基地;以色列“高科技产业之父”Uzia Galil及旗下企业通过与和记黄埔、深圳创投、清华大学等中国伙伴合作,在中国建立了广泛联系。
以色列通讯设备制造商ECI电信公司,8年前进入中国的时候,选择了与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杭州依赛通信有限公司,之前东信主要为ECI的产品生产零部件。2005年,ECI宣布收购东信旗下另外一家从事光通信的子公司杭州东信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光通信业务部,同时单方面向杭州依赛增资5275万元人民币,以加强其在华研发力度。目前ECI大约10%的员工分布在中国。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5年底,以色列共在中国投资设立企业204家,实际投资1.43亿美元。
而随着中国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在资源节约方面有独到心得的以色列公司面前更是出现了大好机会。
“上帝给阿拉伯人石油,就不给他们水”,身处中东的以色列同样面对水资源匮乏,不过这也造就了全世界最出色的节水灌溉技术。在早期中国人关于以色列的游记中,往往会卓有兴致地描述这样的情景:在被黄沙和砾石包围的农庄,通过密如蛛网的塑料水管,以色列人种出了鲜红的番茄和娇美的花卉。
以色列的耐特费姆(Netafim)公司,已经是世界滴灌系统的领先企业,如今在中国的十多个省份都有合作项目,浇灌着云南的花卉、海南的荔枝、广西的甘蔗、吉林的玉米、甘肃的啤酒花,目标甚至包括北京奥运会的草坪。在新疆与建设兵团合作的两千公顷棉花灌溉项目,是迄今在中国取得的最大成就。目前困扰耐特费姆的问题,是遇到了一家来自天津的本土滴灌公司强有力的竞争。耐特费姆开发的产品效果全面,而竞争对手却能提供相对低廉的价格。专门针对中国市场开发一套较为便宜的家庭滴灌系统,是耐特费姆的解决之道。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以色列的全球环境服务机构(Global Environmental Services)新近和内蒙古签署了价值5百万美元的净化水项目。而以色列最大的海水淡化企业IDE、太阳能设备制造商SOLEL,同样从中国朝节约型社会的转型中看到了商机。
【政府挂帅】
有哪个国家的总理会把国事访问的第一站选在奶牛场?奥尔默特总理就这么做了。
他访华的第一项议程就是参观位于北京郊区的中以示范奶牛场。奶牛饲养技术是以色列的长项,也是另一个在华业务拓展的重点。2006年年底,以色列牛奶协会(IDC)与江苏省农业厅达成合作协议,承诺将帮助江苏把奶牛产奶量从目前每头牛年均6500升提高到1.1万升,从而达到以色列奶牛平均产奶水平,以方主要是提供包括夏季奶场降温、奶牛饲养、挤奶和奶牛管理等方面的先进技术。
为何是以色列牛奶协会牵头,而不是直接由某个以色列公司出马?事实上,这也反映了以色列做生意的一大特点—团体作战。每当以色列企业遇到问题,甚至连以色列财政部都会亲自出面,为以色列企业排忧解难。2006年10月,神州数码与以色列财政部签署了一个特别合约。该合约是以色列政府帮助其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所开展的“国家代理”项目的一部分,神州数码将扮演以色列国家代理商的角色,协助以色列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方式是中国公司每年收到一定金额的常规费用拨款,其中三分之二由以色列政府支付,余下三分之一由接受代理服务的以色列企业支付。
神州数码是以色列通过驻北京和上海的经商处以招标方式选中的。以色列看上了神州数码遍布全国的经营网点,希望聘请中国企业作代理,给予以色列公司从早期市场进入到产品销售、再到后期售后服务等全方位的协助。
以色列的团体战策略,还体现在2006年8月下旬在北京举办的“2006年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上—八家以色列数字传媒企业在会场联合展出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方案。对此,以色列工贸部官员解释,以色列数字传媒领域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单独开拓中国市场的能力受到限制,所以组织8家企业携手参展。以色列驻华商务参赞Oded Arbel表示,数家企业的联合可得到中以两国财政协定基金的项目资助。
当然,中以经贸往来受益的不仅仅是以色列,中国公司在以色列也开始有所收获。去年年底,由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和德国西门子等组成的合包集团,赢得了以色列特拉维夫轻轨一期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合同。轻轨造价总金额约20亿美元,是以色列迄今为止最大的政府特许工程。
最快感受中以经贸升温的,是以色列航空公司。进入去年冬天,它把飞往北京和香港的运力提升了一倍。这与奥尔默特总理的目标相吻合——到2010年,期望中以贸易额将在目前基础上增长一倍,达到1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