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所引起的争议性暗示着这个时代的乖戾
十个话题人物
莫言
第一位中国本土用汉语写作的作家获得瑞典诺贝尔奖,这一空前的殊荣却没有迎来如潮的激赏。瑞典文学院赞其“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但批评者称,莫言的作品展现的只是“平庸的乡愿”。
刘翔
他曾打破110米栏世界纪录,曾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短跑冠军,但在伦敦奥运会时旧伤复发单脚跳向终点,让其身陷质疑声浪。这位29岁的运动员再次在奥运会中落败时,国人没有给予四年前的宽容,今年他备受“被商业利益绑架”的指责。除非刘翔四年后再战,否则这将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扎克伯格
今年5月,Facebook在纳斯达克市场挂牌上市,扎克伯格身价达到近300亿美元。这个被称为“盖茨第二”的哈佛辍学生今年仅28岁。但投资者对其信赖度却有限,Facebook的股价并未能复制微软、谷歌早期的走势,市值一度蒸发40%以上。
玛雅人
玛雅人说,2012年12月21日的黑夜降临以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依照玛雅历法,12月22日,太阳就会消失,大地剧烈摇晃,灾难四起,地球会彻底毁灭。尽管绝大多数人都将其视为笑谈,但却不影响其成为社交媒体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郭台铭
“你们日本人,为什么要花这么长的时间来决定一件事?”郭台铭对着夏普管理层怒吼。今年3月,鸿海和郭台铭个人分别对夏普投资新台币256亿元和252亿元。然而4个多月后,这场海外投资引发鸿海市值蒸发最高超过1336亿元。
加藤嘉一
这个来自日本的“80后”学者被曝伪造履历,随后加他迅速公开道歉。近100年来,日本阶层都相对固定,像加藤这样有政治抱负的底层年轻人难在日本政坛出人头地。于是他来到中国,希望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在中国,他是否还有重塑声誉的机会?
施正荣
中国光伏业教父级的人物在今年遭遇了最大的信任危机。欺诈、拒绝以个人资产为尚德担保、与无锡市政府关系紧张。2005年底施正荣带领尚德在纽交所上市所创造的财富效应,吸引了无数资本融入光伏业。伴随施正荣走下神坛的是,整个光伏陷入到寒冬中。他能否在日后扳回一局?
于丹
被《百家讲坛》捧红的于丹曾一度创造出国学热潮,随后其国学解读被学者指出了诸多纰漏。对她的抵触情绪爆发在今年,于丹在北大的昆曲盛宴上发言被哄,无奈尴尬下台。有人将于丹引起公众反感的原因总结为:“以娱乐明星的包装兜售披着文化外衣的心灵鸡汤。”
梁稳根
三一突然宣布把总部迁往北京后,梁稳根向《环球企业家》讲述了其在湖南受到竞争对手不正当攻击的诸多惊心动魄的内幕:间谍、绑架、阴谋、诽谤、300亿元融资告吹……三一的遭遇凸显了民营企业生存之难,选择之难:除了比对手更坏、更狠,还有没有正道可走?
安德鲁·梅森
这位团购网站鼻祖的创始人曾带领Groupon以2241%的年增长速度,成为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公司,并在拒绝谷歌60亿美元高价的收购邀约之后登陆纳斯达克。然而伴随Groupon的质疑之声一直没有中止,至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创业者对团购失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