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然而视频流媒体服务公司Hulu魅力非凡的首席执行官杰森•吉拉尔在这个当口上却通过个人博客宣布即将离职,一度前景光明的公司陷入巨大的不确定性。
Hulu踏上没落之路?
Hulu公司的杰出领袖杰森•吉拉尔证实了长期以来坊间的猜测,他将从这家视频巨头辞职,不再担任首席执行官一职。消息震动了各界。他抛出这个重磅惊人消息的方式也是典型的“吉拉尔式”的——在自己的博客上广而告之。这篇博文并没有什么傲慢无礼、让人难堪的说法——以前他曾数次用这种做法让Hulu的媒体母公司恼火。相反,这篇文章颇为伤感,几乎可以说是多愁善感。吉拉尔追忆了他在Hulu的奋斗史。他把这家公司从2007年一个空无一物的办公套间做成一个吸引了超过300万付费用户,2012年收入达到7亿美元的庞然大物。
他写道:“这次离职是我有史以来最艰难的决定之一,”但他并未给出辞职的理由。没有相互指责。也没有对行业或Hulu母公司长篇大论的抨击。一切都无迹可寻。实际上,这篇博文留下了更多问题,却没有提供多少答案。尤其是事关Hulu的长期发展前景,以及它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行业里如何生存下去的问题(参加《财富》杂志专文“Hulu的网络大戏”)。
另外,至少还有一位大将——首席技术官理查德•汤姆——也离职了。这就让业内专家感慨,到底还有多少员工会跟着这两位拂袖而去。有些人推测,吉拉尔带进公司的很多人——包括来自亚马逊公司(Amazon)的同事和哈佛法学院(Harvard Law School)的同学——可能也会走人,让Hulu的前景陷入更大的不确定性中。Capital Advisors公司股票战略总经理钱宁•史密斯说:“只要看见一个公司参与创办的核心高管离职,这家公司的前途就会让人担忧了。”
一些行业分析师甚至开始怀疑这是不是Hulu开始走向没落的开端。
凭借一群大名鼎鼎的媒体巨头做后台,如新闻集团(News Corp)、迪斯尼公司(Walt Disney Co)和康卡斯特公司(Comcast)的NBC环球(NBC Universal),吉拉尔担任首席执行官,Hulu已经走上了增长的正轨,这让一些曾经最苛刻的批评者都感到惊讶。Hulu刚创办时,业内那些持怀疑态度的人士曾为它杜撰了个“小丑公司”(Clown Co)的雅号,因为他们认为,这帮媒体大佬没法让这么一个复杂的技术产品顺利运营。作为亚马逊公司曾经的天才人物,吉拉尔普遍被认为对Hulu的迅猛增长和大获成功居功至伟。去年12月,该公司在一个博客中称,仅2012年其营收就增长了65%。
可是,好一阵以来,吉拉尔和这些媒体老板之间的紧张关系一直在加剧。有关Hulu发展方向的失策之举和内部争论在公司内部不断升级。有时候,这些内斗甚至会在公开媒体上曝光。
2011年2月,吉拉尔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一篇长达两千字的批评文章,迎来了自己的《甜心先生》时刻(Jerry Maguire moment,以同名电影得名,指突发奇想认为找到了拯救公司之道旋即又意识到想法荒唐——译注)。该文主要是宣称,传统电视已经寿终正寝了——这种宣言当然让像新闻集团的福克斯公司(Fox)和迪斯尼公司的美国广播公司
(ABC)这些媒体老板们很不舒服。而此前一年,他对老板们要给月订阅计划增加9.99美元的计划表示反对,他的建议是,只合理增加4.99美元以保持竞争力。最后,老板们做出了妥协,这就是后来标价7.99美元的Hulu Plus应用。此外,每次得知有些媒体老板和网飞公司(Netflix)这类对手达成内容交易后,他也非常激动地表示反对,因为在他看来,这些行动会削弱Hulu的产品。
随后就是2010年Hulu计划上市而未果,2011年试图出售却没有下文。据知情人士透露,曾有公司执意要高价收购Hulu。此人还表示,媒体老板们不愿意卖,因为他们想保持对自己内容的定价和授权的控制权,这样才能确保Hulu不会蚕食传统电视广告的收入。结果,这直接导致视频领域竞争的白热化,网飞、亚马逊尊享计划(Amazon Prime),谷歌公司(Google),卫星电视(DISH Network)的“电视无处不在”计划(TV Everywhere),康卡斯特公司的Xfinity计划,NimbleTV和其他方案纷纷开始加入混战。
这种混乱局面让吉拉尔和Hulu的第四大老板、私募基金巨头普罗维登斯资本(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非常恼火。2007年,普罗维登斯曾用1亿美元买下Hulu公司10%的股份。但这是带卖出期权的,该期权2012年秋季生效,即可以2亿美元由Hulu赎回。
去年10月,普罗维登斯卖掉了这笔期权,让业内大跌眼镜,同时也让大家纷纷猜测,Hulu将往何处去。毕竟普罗维登斯唯一的兴趣是看到自己对Hulu的这类投资能实现收益增长并获利。这么看来,如果它依然深信Hulu仍将大幅增长,为什么要卖掉这些股份呢?由于普罗维登斯的利益与吉拉尔一致,因此传言日益甚嚣尘上:吉拉尔留在Hulu的时日无多了。信息技术分析公司佛雷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的媒体分析师詹姆斯•麦奎维称:“那些想看到Hulu的营收和观众人数双双增长的人再也兴奋不起来了。不过吉拉尔还能待这么长时间让我颇为惊讶。”
他深信这些媒体老板们多多少少已经对Hulu失去了兴趣。“他们不想让它成功。这就是媒体经济学——如果它成功了,那也是建立在蚕食电视媒体的现金流基础上的,而这个产业要靠收视率吃饭。所以他们决定,不让Hulu的品质太好,或是做得太成功。”
这些媒体巨头刚开始创办Hulu的初衷很清楚,就是要充分满足观众对网络上电视节目迅速增长的需求,同时防止他们去买盗版。他们认为,点对点的文件分享对视频来说会像对音乐一样管用。这种想法促使他们在节目刚播出第二天就把它们挂到网上。但与此同时,随着基于认证的模式——即如果观众证明自己已为电视付费,就能观看这些内容——证明颇为成功,这种担忧也就烟消云散了。他说:“这种模式使这些媒体公司成功地避免了Hulu直接蚕食自己的收入,同时对Hulu的需求也消失了。”媒体公司可不想拿模拟电视的收入去换数字内容赚来的钱。
迪斯尼公司的总裁鲍勃•伊戈尔对《财富》杂志发表的一则声明称:“杰森是Hulu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他把它从一个有意思的点子变成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并使之持续发展。我们为他的成就而自豪,我们对他所打造的一切深表赞赏,并且我们和他一样,深信公司的团队有能力推动Hulu致力向前。”而其他的媒体大佬们则没有回应发表评论的要求。
吉拉尔对Hulu极其投入,曾经对它的前景深信不疑。去年雅虎公司(Yahoo)的斯科特•汤普森辞职后,他拒绝了执掌雅虎的邀约,转而继续请求Hulu的媒体老板们注入2亿美元,帮助Hulu资助更有原创性的节目,以进一步在竞争中巩固地位。但知情人士表示,这些媒体巨头不愿意打开荷包掏钱。毕竟,据2012年11月21日由迪斯尼公司发布的一份文件称,Hulu去年10月已向母公司借款3.38亿美元用于回购普罗维登斯的股份,并向员工支付一笔总额高达1.34亿美元、基于股份的薪酬。
正是这些情况可能让吉拉尔最终决定低头认输。麦奎维说:“吉拉尔肯定经过了长时间的痛苦思考,最终认定,他向员工承诺过的关于这家公司将会如何如何的话永远也无法全部兑现,而他向市场描绘的这家公司的美好前景也都会落空。我觉得,双方在如何进一步调整商业模式,及在战略上如何打造这家公司存在一些分歧。”
大多数人都相信吉拉尔要另谋高就毫无困难。麦奎维说:“显而易见,他在业内影响力巨大,名望很高。所以,我敢说不管他选择做什么都会成功。他的才干有目共睹、备受推崇,我想业内没有人不知道他的经历和他所做出的巨大牺牲。”
至于Hulu公司自己,它的前景如何就另当别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