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2日晚,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称,主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定于3月27日召开2013年第30次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众多市场人士均误认为是IPO即...
IPO开闸虚惊一场 中国平安260亿可转债发行在即
3月22日晚,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称,主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定于3月27日召开2013年第30次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众多市场人士均误认为是IPO即将开闸,并展开热烈讨论。
不过,最终官方确认此次发审委重开只审核中国平安260亿可转债。
中国平安总经理任汇川曾向公开宣布,如果平安此次260亿元可转债成功发行,平安集团的资金实力将得到大幅提升,集团偿付能力充足率将从166.7%大幅提升至190%,预计未来两到三年内集团的资本金可以得到保障。
近期以来市场对金融机构可转债发行都比较认可。日前,民生银行可转债发行受到机构热捧。虽然拟募集资金为200亿元,但是其网上网下发行部分均获得超额认购,共吸引逾3000亿元资金的申购。
一位大型基金投资经理表示,可转债“进可攻、退可守”,市场接受度较高。加之平安有独特的综合金融竞争优势,和广泛良好的机构投资者基础,可转债一旦发行,红火程度可能会超过民生银行。
因此,这次发行的冻结资金可能超过3000亿,这对近期以来孱弱的市场可能形成一定的压力。毕竟相对于股市每天数千亿的交易量,3000亿的资金是非常大的量。
历史上也有例证
2011年12月21日,中国平安抛出260亿可转债计划,重创大盘。当日,上证综指下跌25点,收报2191点。亚太股市普涨,台湾股市更大涨4.56%,A股独自下跌。
不过,平安集团有关人士在交流时表示,这一负面情绪或早已被消化。
从理论上来说,和公开增发相比,可转债的摊薄效应将逐渐释放,相对来说对市场的冲击要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