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就是一个浮华的名利场,谁起谁落难以预料。我们能做的便是放眼看去,记录下个中沉浮
2007年6月·名利场
约翰·斯诺 (John Snow ): 克莱斯勒的新东家
Cerberus资本管理公司董事长约翰·斯诺最终夺到了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作为前任美国财政部长,此次斯诺创造了一个纪录:历史上第一次由一家非汽车公司成功收购了一家美国的大汽车厂商。斯诺的成功也将私人股权投资公司的地位提升到了新高度。不管底特律是否喜欢,私人股权投资公
已全面进入了美国汽车行业。从零配件公司到整车制造商,它们无处不在。
低买高卖,是私人股权投资公司的一贯做法。斯诺的任务是把克莱斯勒打磨得光彩照人然后出手,这让作为董事长的他与克莱斯勒留任CEO莱索达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一方面两人必须互相信任,共同拯救这家深陷麻烦的公司;另一方面,斯诺迟早会把克莱斯勒转手,他不会像莱索达那样对公司投入更多感情。
斯诺手中的克莱斯勒前途未卜,但可以看到的是,除了克莱斯勒外他手中还握有通用金融业务公司GMAC 51%的股权。这让并不成功的前财长有可能成为美国金融系统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更有趣的是,不管怎样此次交易都会让斯诺成为英雄,因为他把德国人“赶”出了美国人的公司。
马雪征:“立此存照”
对站在国际化征程前哨的联想集团而言,2007年5月23日实在令人百感交易:联想终于宣布了2年以来的第一次全年盈利:1.6亿美元——这是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后最好的业绩;而几乎同时,首席财务官马雪征辞职的消息也被公开。
尽管联想宣布,这位54岁的女性商界要人将继续担任公司的非执行副主席,辞职消息仍引起了联想内部和资本市场的震惊:长期以来,马一直以联想“公关大使”的身份亮相,是连接董事会与国际资本市场的“中枢”。
在17年的联想生涯中,作为最国际化的“子弟兵”,马雪征从1994年的香港上市,到2005年举世瞩目的并购,逐一亲历了这家中国公司国际化的全部进程。
无论马雪征是否会将上面这张照片保存在个人相册,但对联想来说,值得“立此存照”。联想一直被视为国际化的激进派,马的离开意味着“子弟兵”彻底淡出高层管理团队,而她的继任者,新加坡全威国际集团前CEO黄伟明将继续参与联想跌宕起伏的出海之路。
梁锦松:点金之手
曾被奉为香港“财爷”的梁锦松终于再次挥出点金之手,不过这次,他代表的是全球最大的私募基金黑石集团。作为该公司的中国区主席,梁的第一次出手相当引人注目——从尚未正式成立的国家投资公司为黑石集团IPO引入30亿美元。
这显然是个对双方都利好的交易:中国为其1.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投资出路迈出大胆的第一步;而在私人资本运营公司在中国的投资业务遇阻之际,黑石则获得一笔稳定资金。作为香港金融界不多见的全才和高手,梁锦松的此番手笔,完美展示了他的高层人脉关系和绝佳的投资手腕。
汤姆·格洛瑟(Tom Glocer):新长征
和默多克收购道琼斯所遇到的挑战和舆论风波相比,全新汤姆森·路透集团的诞生过程顺利得多。凭借4.9万名员工、约为120亿美元的年收入、高达34%的市场份额,新路透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信息供应商。如此一来,金融信息服务市场及财经新闻的格局将被重新界定。
6年前,成为路透150年来第一位非记者出身的CEO之后,格洛瑟曾推动集团朝互联网方向发展并成功化解危机。现在,他将在一场新长征上接受全面考验——竞争态势很可能比预想中危急,由于免费网络资讯的冲击,专门服务于金融业的实时财经新闻和广博财经数据无疑成了媒体业必须重新予以开拓的利益空间。
周小川:善打综合拳
周小川有必要解开绳结,而且不能选择像亚历山大那样一剑劈开——新一轮中美经济对话开始,人民币汇率仍是对话焦点;国内A股市场的气氛几近疯狂,对泡沫破裂的风险不可不防。而两者相互牵扯,并非毫无关系。
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不能解决这道复合难题,周小川选择了罕见的综合拳出击:人民币汇率波幅从千分之三扩大到千分之五,并在一天之内同时加息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
仔细解读此番拳术,不难看出中国对经济调控能力的提高:以往紧急踩煞车式的短期措施已被对经济适时的微调所彻底取代。
蒋洁敏:最美好的时光
祝贺中石油!历时3年、花费52亿元勘探的南堡油田被证明拥有高达10亿吨储量,这个数量超过中国第三大石油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所有储量。
2005年底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将中石油推上舆论前台,令这家关乎石油行业声誉的国有公司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今年履新的蒋洁敏现在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开局不错。南堡油田的1期规划被设定为:到2012年年产量达到1000万吨。尽管目前对这个开发成本过大的油田不乏负面评价,但对于头衔刚刚更新为中石油董事长的蒋洁敏来说,南堡油田将中石油带入了2年以来最美好的时光,接下来,蒋的目标更加明确:回归久违的A股市场。
保罗·沃尔福威茨(Paul Wolfowitz):保守,反保守,不保守
隐私曝光引发信任危机,进而被迫辞职——5月,被视为美国“新保守主义”代表的世界银行行长保罗·沃尔福威茨和约翰·布朗临时组建了一个令人扼腕的“下台二人组”。
因未经董事会通过而擅自为同在世行工作的“秘密女友”萨哈·丽莎加薪升职,沃尔福威茨被视为在职业道德操守上具有明显瑕疵。此前,他大刀阔斧肃清贷款引发的腐败现象、告诫发展中国家实施良政的作为已经烟消云散,沃尔福威茨以自己的清廉形象试探了美国商界对职业经理人的道德底线。
约翰·布朗(John Brown):最后的贵族
这位原定于今年7月底退休的英国石油公司(BP)CEO,现在只能对1500万英镑退休金望而兴叹。由于在如何与同性恋情人相识问题上向法庭撒谎,布朗被迫辞职。
布朗用7年时间将中等规模的BP打造成全球石油巨头,并为这家能源公司树立了环保的公众形象,甚至,他还还可能因过去十年发动了改变整个行业的合并浪潮而被人铭记。但现在,这些贡献以及布朗的终身贵族名份成为媒体炒作的低俗砝码,“英国首相的朋友”、“唐宁街常客”被用来反衬丑闻。对18岁加入BP、至今未婚的布朗爵士来说,BP是他的生命所系,也为他的职业生涯留下完整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