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辞职后,由其前任小泉纯一郎推行的经济改革面临着倒退的风险
日本经济改革倒退之虞
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辞职后,由其前任小泉纯一郎(Junichiro Koizumi)推行的经济改革面临着倒退的风险。
日本一直担心国民生活水平下降以及中国的崛起将导致其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不断下滑。日本也是发达国家中首个人口数量出现下降的国家。不过现在,它最担心的问题是:出现又一位软弱无力的领导人。
曾协助小泉推行经济改革的前内阁大臣竹中平藏(Heizo Takenaka)说,有许多候选人想对改革政策做出这样那样的调整。如果改革失去动力,则将对经济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安倍晋三周三宣布辞职时,其在任时间还不到一年。尽管公众的意见是希望能再有一位强硬的领导人带领国家进行改革,但安倍晋三优柔寡断,内阁丑闻更令他陷入困境。
最有可能接替安倍晋三的是自民党干事长麻生太郎(Taro Aso)。这位资深政治家行事比较果断,但他面临着在野党和执政联盟分别控制参众两院的局面。
有分析师认为,日本可能再度退回到为争取选民而挥霍政府支出的时代,下一位首相或许会拨出更多资金以取悦不满的选民。此举可能会令日本庞大的政府债务雪上加霜,降低提高生产率的动力。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首席日本经济学家罗伯特•菲尔德曼(Robert Feldman)说,下届政府可能会争取批准2万亿日圆(合175亿美元)左右的额外预算。他称此举和其它可能采取的倒退举措为一场“恶梦。”
53岁的安倍晋三主要是因为其小政府、放宽监管及以自我为主的对外政策的主张而当选的。但他不清楚如何将其变成现实,而是变得像日本过去的一些领导人那样软弱。这导致了六周前选举的惨败,执政联盟失去了在参议院中的多数席位,使其无法有效地进行管理。最终,他在周三决定辞去首相一职。
市场反应有些悲观,对出现领导层真空的忧虑情绪超过了首相更迭可能带来的希望。受由此带来的政治上的不确定性影响,日经225指数微幅走低。日圆基本持平,为1美元兑114日圆。
其他主要人选包括62岁的前财政大臣谷垣祯一(Sadakazu Tanigaki),他赞成上调消费税(目前为5%),以减少国家债务。另一个人选是62岁的现任外务大臣町村信孝(Nobutaka Machimura),他支持实施教育改革,以重振国民的爱国精神。再就是71岁的福田康夫(Yasuo Fukuda),他一直强调应同中国和韩国保持良好关系。
许多日本人都希望65岁的小泉纯一郎能够重新执政。但他去年离任时曾向记者表示,他期望能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据说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
任何继任者能做的事都比较有限。尽管首相拥有解散众议院的权力,但他不能解散参议院,这将使很多立法难以获得通过。
短期来看,政坛的更迭不太可能给经济带来不良影响。目前日本经济基本保持健康稳定,2003年以来的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左右。政府周一宣布,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出现下降,但经济学家表示,这只是短期现象,大多数人预计今明两年的增长率仍将保持在2%的水平。
最大的问题在于日本的新任领导人是否有能力在人口下降的背景下为日本的未来做好谋划。
在小泉纯一郎时期曾任经济大臣、目前担任庆应义塾大学(Keio University)经济学教授的竹中平藏说,日本需要采取积极步骤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做准备。比如,东京的两处国际机场应该全天24小时开放,以促进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日本巨大的外汇储备是由政府部门管理的,但竹中平藏表示,如果向新加坡和韩国那样,由独立机构管理可能会更加高效。他还表示,象东京大学这样的规模较大的公立大学应该进行私有化,并鼓励其同国际顶尖大学进行竞争。
他说,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一位非常有能力提出理念并加以落实的领导人。但他说,安倍晋三的这些继任人选中没有一人具有这种愿望或能力,而失去改革动力将对经济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不过,公共支出减少被普遍认为是导致日本大城市和边远地区收入分化的原因。在7月份的选举中,日本民主党利用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担忧,承诺采取扶持农民增加收入等各种措施解决这个问题。从那之后,一些自民党领导人表示愿意看到在这方面采取更多行动,这将导致重新回到过去巨额公共支出时代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财务大臣额贺福志郎(Fukushiro Nukaga)在上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中小企业和边远地区的情况不是很好,因此我们需要考虑应对之策。
明年的政府预算草案要求将公共项目支出较今年削减3%,这延续了小泉的政策。但自民党失去参议院多数席位后批准的最新草案也允许政府增加发展中地区的预算,以提高人民生活的稳定性。
金融业人士也指责日本采取了一些开倒车的做法,他们说日本一直在逐步加紧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比如,本月初起草的新规定限制对防务相关行业的投资,其中包括钢材和电池。规定要求,国外投资者要收购防务相关公司10%以上的股份都要经过事先批准。
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旗下经纪机构Fimat的策略师科比•戴利(Kirby Daley)说,这些措施涉及的范围很广,限制也非常多,很难让人相信仅仅是出于监督敏感行业的目的。戴利说,这种态度上的变化已经让他的许多客户离开日本,选择新加坡和香港等地。
金融大臣渡边喜美(Yoshimi Watanabe)在近期的讲话中暗示,可能不会允许一些针对日本企业的股东权益型对冲基金开展业务。他说,我们希望日本市场能像池塘一样,吸引来自全球各地的鱼。但我们会把害群之马拒之门外。
日本一直担心国民生活水平下降以及中国的崛起将导致其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不断下滑。日本也是发达国家中首个人口数量出现下降的国家。不过现在,它最担心的问题是:出现又一位软弱无力的领导人。
曾协助小泉推行经济改革的前内阁大臣竹中平藏(Heizo Takenaka)说,有许多候选人想对改革政策做出这样那样的调整。如果改革失去动力,则将对经济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安倍晋三周三宣布辞职时,其在任时间还不到一年。尽管公众的意见是希望能再有一位强硬的领导人带领国家进行改革,但安倍晋三优柔寡断,内阁丑闻更令他陷入困境。
最有可能接替安倍晋三的是自民党干事长麻生太郎(Taro Aso)。这位资深政治家行事比较果断,但他面临着在野党和执政联盟分别控制参众两院的局面。
有分析师认为,日本可能再度退回到为争取选民而挥霍政府支出的时代,下一位首相或许会拨出更多资金以取悦不满的选民。此举可能会令日本庞大的政府债务雪上加霜,降低提高生产率的动力。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首席日本经济学家罗伯特•菲尔德曼(Robert Feldman)说,下届政府可能会争取批准2万亿日圆(合175亿美元)左右的额外预算。他称此举和其它可能采取的倒退举措为一场“恶梦。”
53岁的安倍晋三主要是因为其小政府、放宽监管及以自我为主的对外政策的主张而当选的。但他不清楚如何将其变成现实,而是变得像日本过去的一些领导人那样软弱。这导致了六周前选举的惨败,执政联盟失去了在参议院中的多数席位,使其无法有效地进行管理。最终,他在周三决定辞去首相一职。
市场反应有些悲观,对出现领导层真空的忧虑情绪超过了首相更迭可能带来的希望。受由此带来的政治上的不确定性影响,日经225指数微幅走低。日圆基本持平,为1美元兑114日圆。
其他主要人选包括62岁的前财政大臣谷垣祯一(Sadakazu Tanigaki),他赞成上调消费税(目前为5%),以减少国家债务。另一个人选是62岁的现任外务大臣町村信孝(Nobutaka Machimura),他支持实施教育改革,以重振国民的爱国精神。再就是71岁的福田康夫(Yasuo Fukuda),他一直强调应同中国和韩国保持良好关系。
许多日本人都希望65岁的小泉纯一郎能够重新执政。但他去年离任时曾向记者表示,他期望能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据说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
任何继任者能做的事都比较有限。尽管首相拥有解散众议院的权力,但他不能解散参议院,这将使很多立法难以获得通过。
短期来看,政坛的更迭不太可能给经济带来不良影响。目前日本经济基本保持健康稳定,2003年以来的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左右。政府周一宣布,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出现下降,但经济学家表示,这只是短期现象,大多数人预计今明两年的增长率仍将保持在2%的水平。
最大的问题在于日本的新任领导人是否有能力在人口下降的背景下为日本的未来做好谋划。
在小泉纯一郎时期曾任经济大臣、目前担任庆应义塾大学(Keio University)经济学教授的竹中平藏说,日本需要采取积极步骤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做准备。比如,东京的两处国际机场应该全天24小时开放,以促进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日本巨大的外汇储备是由政府部门管理的,但竹中平藏表示,如果向新加坡和韩国那样,由独立机构管理可能会更加高效。他还表示,象东京大学这样的规模较大的公立大学应该进行私有化,并鼓励其同国际顶尖大学进行竞争。
他说,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一位非常有能力提出理念并加以落实的领导人。但他说,安倍晋三的这些继任人选中没有一人具有这种愿望或能力,而失去改革动力将对经济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不过,公共支出减少被普遍认为是导致日本大城市和边远地区收入分化的原因。在7月份的选举中,日本民主党利用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担忧,承诺采取扶持农民增加收入等各种措施解决这个问题。从那之后,一些自民党领导人表示愿意看到在这方面采取更多行动,这将导致重新回到过去巨额公共支出时代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财务大臣额贺福志郎(Fukushiro Nukaga)在上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中小企业和边远地区的情况不是很好,因此我们需要考虑应对之策。
明年的政府预算草案要求将公共项目支出较今年削减3%,这延续了小泉的政策。但自民党失去参议院多数席位后批准的最新草案也允许政府增加发展中地区的预算,以提高人民生活的稳定性。
金融业人士也指责日本采取了一些开倒车的做法,他们说日本一直在逐步加紧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比如,本月初起草的新规定限制对防务相关行业的投资,其中包括钢材和电池。规定要求,国外投资者要收购防务相关公司10%以上的股份都要经过事先批准。
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旗下经纪机构Fimat的策略师科比•戴利(Kirby Daley)说,这些措施涉及的范围很广,限制也非常多,很难让人相信仅仅是出于监督敏感行业的目的。戴利说,这种态度上的变化已经让他的许多客户离开日本,选择新加坡和香港等地。
金融大臣渡边喜美(Yoshimi Watanabe)在近期的讲话中暗示,可能不会允许一些针对日本企业的股东权益型对冲基金开展业务。他说,我们希望日本市场能像池塘一样,吸引来自全球各地的鱼。但我们会把害群之马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