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给这个任务的完成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18个月”
真诚的谎言
在商业世界,达成一个重大目标需要多久?
虽然理性会让这个问题的答案变成漫无边际的分类讨论,但通常而言,一个标准回答是“18个月”—无论是完成一次大规模并购的整合,还是实现全面转型,或确立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企业家们似乎对这个时间范畴有着无尽的热爱,而这与其谐音“要发”毫无关系。
关于“18个月”与商业的关系,最著名的论述当属“摩尔定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个月翻上一倍。另一句与18个月有关的名言则出自于比尔·盖茨: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前者给出了一种商业进程的时间框架,后者则显现出一种近乎偏执的危机感。
但如果对商业的关注稍微放宽,你会惊讶于,商界对于18个月的运用,可谓俯拾皆是,以至于不可避免的流于空泛。
在网络上搜索“联想”和“18个月”两个关键词,你能得到的答案包括:“新联想18个月后推IBM-联想双品牌”、“联想称在18个月内完成整合实现2亿美元整合效益”、“联想CEO阿梅里奥:6至18个月内追平戴尔”、“联想回应赴美上市传闻,18个月以后再行考虑”以及“传联想18个月后再度收购富士通西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