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全球消费品公司明白取得在中国的成功是当务之急。然而太多的公司关注业务网络的扩张以及短期机会,而忽视了中国消费者正在经历的巨大变化

BCG:《得民心赢天下:把握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趋向》

来源:BCG & 《环球企业家》网站  |  作者:BCG  |  阅读:

北京,2007年10月18日——大部分全球消费品公司明白取得在中国的成功是当务之急。然而太多的公司关注业务网络的扩张以及短期机会,而忽视了中国消费者正在经历的巨大变化。这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所做出的结论。

这份名为《得民心赢天下:把握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趋向》的报告认为,消费品公司要想成为中国这一最具战略意义市场的长期赢家,必须通过运用消费者的洞察和细分,以及通过建立卓越的产品功能性和品牌的情感联系来保证市场营销的优势。

特别是中国消费者市场出现的两种趋势正成为最主要的推动因素:消费升级和寻宝式购物。这一发现是根据对中国13个城市4000多名消费者的调查,以及通过深入消费者座谈、入户访问及陪同购物得出的。

“如果一家相对规模较小的公司对消费者行为有了深入的认识,那么它就有可能超越竞争对手,并以极快的速度篡夺市场龙头的地位。”BCG香港办公室的资深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该报告的合著者之一许介燊表示,“现在的市场领先者必须预测消费者的心态,否则就可能被竞争对手超越。”

BCG专项消费者研究中主要发现:

1.近十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带来繁荣兴旺的同时,也带来了不确定性,导致了非常复杂的消费市场和多元化的消费态度

2.对消费升级有强烈的兴趣——受消费者不断增加的对更好的产品/服务的期望,以及对廉价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的顾虑所驱动
·不是所有商品品类都均等地受益于消费升级
·同一商品品类的消费升级倾向也有所不同

3.在趋向消费升级时,品牌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但是,消费者仍在选及体验不同的品牌

4.尽管消费者有很强的消费升级欲望,但中国的消费者仍然会继续“寻宝”——通过慎重的消费妥协,实现预算价值的最大化

5.要把握住中国的下一轮消费增长,就必须要建立深入的消费者洞察,并实现营销差异化

该报告的其他发现还包括:

·代系差别带来挑战。因为中国变化的太快,仅差十年的两代人,其成长环境就已经大相径庭,因此产生了一些显著代沟

·消费升级击败消费降级。计划在近期增加支出的中国消费者比例是计划减少支出的消费者的6倍之强。这是比美国和西欧都要大得多的差异

·品牌比在西方更有号召力。一半正在消费升级的中国消费者会因为品牌名称而购买一件产品,而只有33%的美国和20%的西欧消费者会这样做

报告警告说,商家应该防止把中国消费者对待支出的态度过分简单化。几十年的快速变革给中国人带来了压力和不安全感,在中国有这种感觉的消费者比例大大高于其他国家。

“中国市场不仅代表着差异极大的,有着大相径庭文化体验的客户群,同时这些客户群本身也在不断地变化,”BCG香港办公室的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以及亚洲消费者洞察智库的负责人廖天舒表示,“预测这种变化的唯一途径是通过直觉理解客户如何思考和感受他们的生活,密切关注消费趋势,并致力于建立可持续的品牌忠诚度。”

点击此处下载相关播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