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在最新的《2008世界发展报告》中呼吁转型中经济体要振兴农业以减少农村贫困

农业之重

来源:世界银行  |  作者:农业之重  |  阅读:

     "以农业促发展"为主题的世界发展报告警告说,如果不扭转过去20年对农业和农村部门的忽视和投资不足现象,到2015年把极度贫困和饥饿人口减少一半的国际目标就无法实现。

     世界银行集团行长罗伯特.B.佐利克指出:"在转型中国家,农村贫困人口占贫困人口总数的比例高达82%。考虑到人口压力、农田面积减少、水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问题以及开发落后的贫困高发地区的必要性,加大对农业的关注十分重要。"

     在中国、印度、印尼、泰国等转型中经济体,虽然农业在经济中的比例约占13%,在劳动力中的比例刚刚过半,但在1995年至2003年期间,农业对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7%。这些国家有22亿农村居民,报告建议这些国家把农业议程的着眼点放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

     《世界发展报告》指出,对于最贫困的人口来说,农业带来的GDP增长产生的减贫效益至少四倍于其他部门带来的GDP增长。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弗朗索瓦.布吉尼翁说:"农业增长过去15年在东亚地区减少农村贫困方面十分成功。目前的挑战是保持和扩大农业所具有的独特的减贫威力,特别是在农村贫困人口仍在增加并有可能至少在未来30年超过城市贫困人口的南亚地区。"

     报告说,农业可以为转型中经济体的大量农村贫困人口开辟走出贫困之路,否则他们就会被落在后面。报告说,一条出路就是通过高价值的农业革命。可以通过价格改革和整顿对粮食的补贴资助来建立鼓励发展高价值的园艺、家禽、渔业和奶制品多种经营的激励机制。

     就世行本身来说,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农业贷款出现下降之后,世界银行承诺要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在07财年,世行的农业和农村发展贷款承诺额达到31亿美元,连续第4年呈上升趋势。 

     报告认为,通过提高经济落后地区的粮食生产率,可以改善以农为生的农民的生计,这就需要在土壤和水利管理以及农业研究方面进行大量投资。报告还要求改善涉农企业的投资环境。

     报告编写组副组长阿兰.德.杨弗利说:"迅速转型中的经济体必须从绿色革命把着眼点转向高价值农业,因为快速提高的城市收入和城市里对高价值产品的需求已成为农业增长和减贫的驱动力。从全球来看,各国必须为开展贸易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农民组织和其他地方团体需要在政策制定方面有更大的发言权。"

     报告还认为,大多数转型中经济体都应尽力减少集约型农业留下的环境足迹,特别是在使用农业化学品和产生牲畜废弃物方面。考虑到对转型中经济体水资源匮乏问题的关注,报告呼吁对负责灌溉的机构进行改革,取消水电补贴。

     对于农村地区贫困人口中的最贫困者,报告主张改善农村非农企业的投资环境和就业计划。就业计划可包括修建农村道路、在荒芜的地区植树造林、进行水渠和水塘清淤等工作。 

    《2008年世界发展报告》根据1990-2005年农业对总体增长的贡献率和农村贫困人口在贫困人口总数(按照2002年每天两美元的水平)中所占的比例对国家进行了分类。在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主要在非洲),农业对总体经济的贡献率很大(超过20%)。在转型中国家(主要在亚洲),非农业部门主导增长,但大部分贫困人口在农村地区。在城市化国家(主要在拉美、欧洲和中亚),大部分贫困人口在城市地区,尽管农村地区的贫困率往往最高。

点击这里下载报告中文摘要(PDF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