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伦•巴菲特说“我们从历史中学到的,就是人们不从历史中吸取经验。” 让时光倒流十年、二十年,昔日历史看来别样风情

时光倒流十年·1997年10月(下)

来源:《环球企业家》2007年10月下 总第143期  |  作者:本刊记者 赵嘉 王萃  |  阅读:

时光倒流20年:新公民

198710月底,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的媒体见面会上,几个崭新的面孔引发了西方记者的好奇。

时年37岁的关广梅,和其他三位企业家一起代表着1980年代末中国社会最为重要的新兴力量。他们以亲身经历展现了那条具有争议性的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成效——“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在西方记者的追问下,关广梅坦率透露了她在1986年的全部年收入:44000人民币,在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下,这个数字是中国平均收入的12倍。但关解释说,她真实的收入只是平均值的2.5倍, 其他收益都有着多元的处理方式,比如,以奖金的形式返还给工人,做一些未来投资,以及尽可能支持国家建设。

激起西方媒体兴趣的不仅是财富数据。在经济并不发达的辽宁本溪市租赁了8个食品商店、拥有1千名员工的关广梅是当年最富争议的经济人物。是年6月的《经济日报》上,关广梅现象的评论员文章引发了一场颇具学术味道的全民性争论: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一个公民能否拥有如此多的财富和雇佣者。

事实上,围绕关广梅的争论凸现了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新旧观念的冲突。面对1979年以来中国社会的种种变化,人们多少有些应接不暇。不过,正是在这种博弈中,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普遍认知逐渐确立起来。同时,在政策方面,私营企业主的社会地位正被悄然提升。

另一位新兴企业家代表,鲁冠球,承认自己的收入比关广梅更多。1987年,农民出身的鲁经营着一家位于杭州的轴承厂。此前连续五年,工厂平均收入为10万人民币。利用其中的一部分收益,鲁冠球为自己的家乡建造了一座新学校,同时购入了相当于12千元的国债。在当时,国债收入获得了国家意识形态的认可。

鲁冠球表示,他的财富已明显提升了他的政治地位,甚至,这是他之所以被选举为人大代表参加本届代表大会的理由。

不过,经济改革所产生的一些现象也引起了政府的警惕。更明显的物价上涨和收入差距出现了。1987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基本消费品的价格增长了20%,而同期的工资增长不过10.5%。政府决定采取控制物价的行动。中外经济学界都认为,行政手段的硬性干预对价格调整来说都是权宜之计,只有国家价格系统的全面转型才有望带来持续的变化。

另外,政府对非法经济行为的打击力度增大。1980年代一个有趣的新词汇是:倒爷。这是中国社会对小商贩充满调侃和世俗智慧的称呼,后者从国营商店或工厂中获得商品,然后以更高价格在自由交易的市场上出售。

8月以来,超过1万名倒爷体会到了官方发起的冲击:没有执照的经营行为,或违法乱纪者都得到了相应警告,其中极少数度过了15天的牢狱生涯。

后续:二十年之间,中国的富豪阶层历经数轮更换。中国租赁业开创者关广梅颠覆传统观念后,却迅速回归日常轨道。1989年,她出任本溪市蔬菜公司副经理,市烟酒公司总经理,自1999年起,便开始了在本溪市酒类管理办公室的工作。相比之下,鲁冠球的商业才能未被淹没,成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常青树。与此同时,私营经济逐步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角色,人们对财富的重新分配司空见惯。不过,物价上涨却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今年以来,初步的通货膨胀迹象已成为新的社会争论焦点。


时光倒流
10年:跨越合资泥潭

十年前,江泽民主席应邀访美,这场高层政治社交被众多在华投资的美国公司视为倾吐心声的难得机会。

在争先恐后涌入中国市场之后,由于一系列意外的麻烦,美国被迫放慢了在华投资速度。他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了自己对新环境的陌生:一个亟待修补的法律体系、干涉性的官僚体制,诸如此类。

1994年金佰利公司在河北邯郸的美容与日用品集团开业时,曾被寄予很高期望。但三年后,它却需要雇用武装保安保障公司成员的安全。金佰利宣称:合资公司的中方经理在街对面开了一家生产同样产品的公司,还将生产原料转移到了他的新公司。借助了法律和政府力量后,原中方经理被绳之以法,但他的工厂还在经营。

金佰利不是唯一的例子。1995年,Borg-Warner汽车零件制造商与湖北一家公司签署了合资公司协议。不久,该公司恍然大悟,中方合作者的本意是为自己培养一个中国“对手”。

难以驾驭的投资环境的一个表征是,投资额减少了。美国在1996年的直接投资为69亿美元,比上一年减少了6亿美元。1997年上半年,中美签署的投资合同仅为17亿美元。不过,中国已对此展开一系列措施,如国企的私有化改制,降低税率,以及向外资公司提供优惠的关税待遇,以表示主动改善投资环境的决心。

在中美双方高层的关注下,投资环境开始好转。人们相信,中国28万家外资公司或合资公司中,陷入泥潭的个案只是不可避免的暂时现象。

后续:十年后,坚持在华投资的企业终于尝到了甜蜜的果实。《2007年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表示,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有73%称其中国业务是盈利的,高于上次年度调查时的64%,至少有60%的公司自2001年以来每年的利润率都出现上升。


追溯:
Google的天空

2006年初,Google股价在420美元左右盘旋时,分析师就预言这个数字将达到600。现在,预言实现了,人们开始迫不及待地揣测下一个100美元的增长期限。总之,骨子里,人们乐于将Google的提升空间比作无限宇宙。

截止今年10月中,Google市值已达到1900亿美元,轻易地将沃尔玛、可口可乐、惠普及IBM这些规模更大的成熟公司甩在身后。秘诀并非不可破解(参见20065月封面文章《创新机器》)。在搜索引擎市场上遥遥领先的地位及不断增加的新产品都是提振股价的利器,若能突破微软阻力,顺利收购DoubleClick,整个网络广告市场将尽在掌握。

就在抢占网络广告市场的同时,Google将目光投向了下一代计算机编程结构。这次它选择了IBM作为盟友。熟谙企业级计算机运行之道的“大象”IBM与熟知大流量数据传输及高速网络链接法门的“年轻工程师”Google将一起推动发展一套被称为“云”的计算机集群编程技术。二者的“绝配”足以让微软头疼好一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