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版专稿]沃顿商学院教授拉菲•阿密特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指出了家族企业如何在走向公众资本市场时仍能保持控制权

绝对权力

来源:《环球企业家》网站  |  作者:《环球企业家》 胡卉  |  阅读:

家族企业的经营和运作通常不为外人道。家族企业都把控制权看成是很重要的东西,不希望外人干涉管理、争抢权力。让很多家族企业的领袖苦恼的是,寻求融资的同时就意味着家族控制权的削弱。

家族企业通过什么手段融资同时又不失去控制权?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创业学教授拉菲•阿密特(Raffi Amit)在11月2日的一场演讲中,分享了他的部分研究心得。据了解,这是基于2004年沃顿商学院启动的一个名为“沃顿全球家族联盟”的研究项目,近几年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管理最富裕的家族企业及其财富,沃顿联盟的成员家族财产均不低于1亿美元。

为家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自有收入、银行借贷、家族内部的资本、家族企业其他业务线或者关联公司收入、其他投资伙伴投资、风险投资、股票招募及其他形式公债,这些渠道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家族企业通常不喜欢走上市融资道路,因为这意味着与外部投资者争夺权力,而且上市公司每个季度需要披露的有效信息也是家族企业不愿意让竞争对手看到的。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科勒公司——美国历史最悠久和最大的非上市公司。创始人约翰 · 迈克 · 科勒 (John Michael Kohler)在130多年前创立。专做卫浴产品,目前年营业额高达35亿美金,包括中国全球共有2万员工,科勒家族有5个公司,现任CEO已经73岁了,他的儿子们完全拥有这个企业,该公司完全用自有资金来发展,他们不愿意成为一个上市公司。

而另一个家族企业是菲律宾马尼拉的亚耶拉集团(Ayala Corp.),他们涵盖自来水、电话和银行等行业,已经是第七代了,这个公司与科勒恰恰相反,它的子公司一旦成熟了就马上上市,目前该公司市值占到整个菲律宾股票市场市值的26%,他们认为上市的好处是可以用股票去收购其他公司,包括竞争对手。还可以为家族和非家族的股东提供流动资金,消费者和投资者之间形成一定的透明度和可视性。

家族企业的上市公司通常用双重级别股份、金字塔结构以及投票协议等方式来间接达获取公司控制权。双重级别股份是指股票类别不同,拥有的投票权力不同,是目前家族企业最常用的控制方式,也是最昂贵的方式。《纽约时报》也是一个家族企业,属于苏兹贝格家族,家族对董事会的控制超过投票权,家族可以任命15个董事成员中的10个,通过董事席位的不成比例来达到实质的控制。而金字塔结构是大多数亚洲家族企业所使用的。

在阿密特教授看来,中国大陆家族企业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继承权问题,这个困扰远比欧美要严重得多。因为中国的家族企业一般都是第一代是创始人,第二代就已经是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独生子女,继承人的选择问题变得十分头疼。其结果是在第一代之后,很多家族企业都做不下去了,只好给外人管理或者卖掉。

另外就是文化问题,中国人太信奉血缘关系,与家族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经常很难得到信任,不太能在家族企业内部很好发展。